城市弱覆盖解决建议

城市弱覆盖解决建议

ID:37568477

大小:2.33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1

城市弱覆盖解决建议_第1页
城市弱覆盖解决建议_第2页
城市弱覆盖解决建议_第3页
城市弱覆盖解决建议_第4页
城市弱覆盖解决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弱覆盖解决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弱覆盖解决建议目录-2-概述1问题与挑战2优化建议3案例介绍4概述对于城市大量的移动手机用户来说,由于建筑物的遮挡,居民区的部分区域会出现信号盲区或信号弱的情况,直接影响手机用户的网络体验。同时,一些高档居民小区的高端用户多,单用户话务量大,这些区域对于网络容量也有很高的要求。如何解决住宅小区的信号覆盖和网络容量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课题。要对密集市区进行区域细分,根据各区域的具体无线环境,采取具体的覆盖解决方案。对密集商业区、高级住宅区、密集城中村、高层建筑要兼顾室外和室内覆盖,在一定的容量负荷和网络质量要求下进行覆盖规划。低于覆盖标准的称为弱覆盖。例如城区低于90dB

2、m,郊区低于94dBm目录-4-概述1问题与挑战2优化、解决建议3案例介绍4问题与挑战当前密集城区无线传播环境:密集市区包括密集商业区、密集住宅区、密集城中村等。1、密集商业区:典型特征是高楼林立,大多数建筑物高度在30m(10层)以上,区域内有较多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物,高、中、低层建筑相间其中;部分建筑物庞大,有一层或多层地下商业设施或停车场;地形较为平坦,道路比较宽。2、密集住宅区:其特征是多栋中高层建筑紧密相邻,建筑物内设有电梯和地下停车场,地形基本平坦,区域内有绿化带或小型山丘,道路较窄,车流较少。老城区的住宅区建筑物密集,楼高一般在20m(六七层)以下,间或有一两栋10

3、层以上的建筑,地形基本平坦,道路为老式街道。3、密集城中村: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原郊区的一些乡村发展为城市区域,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以及受快速升高地价的影响,这些区域建设了大量密集的住宅,通常一栋连着一栋,楼高一般6~7层,楼距通常只有1~2米,仅通过一楼的阳台下面作为通道。整个城中村就像一个巨大的建筑物,随着周围高楼大厦的建设,使得这些城中村变得更加封闭。-6-问题与挑战密集市区覆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密集商业区:话务量很高,高端用户所占比例高,对数据业务有较高的需求,用户对网络质量很敏感,要求有稳定的信号,清晰的通话质量,较快的数据传输速率,高的接通率,低的掉话率。由于高楼密集

4、,建筑物穿透损耗较大,站间距较小,基站选点困难。而且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容易形成无线信号覆盖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高层建筑的相互阻挡导致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和电梯无线信号衰减严重;建筑物的高层存在信号杂乱现象,导频污染严重,软切换比例较高。用户密度较高的个别大型商场、会展中心存在容量不足的现象。-7-问题与挑战密集住宅区:人口密集,移动用户较多,是高端用户居住地,物业管理公司及业主出于对建筑物外观的考虑,以及对环保的要求,在小区内通常难以选择合适站点,在小区内的低层、地下停车场、电梯容易出现信号盲区,高层建筑面临与密集商业高层建筑相同的问题。-8-问题与挑战密集城中村:老城区

5、住宅区和城中村由于建筑物过于密集,基站信号难以穿透,室内经常出现脱网,一般通过建设基站和直放站进行广度覆盖,但仍难以解决底层(1~2层)信号比较差的问题,基站建设高度及安全维护也受到限制。目录-9-概述1问题与挑战2优化、解决建议3案例介绍4优化、解决建议密集商业区覆盖解决方案建议:室外基站覆盖与室内分布系统相结合。密集商业区室内深度覆盖显得尤为重要,深度覆盖主要解决覆盖不好但人流量大的室内及地下区域的覆盖问题、建筑物高层导频污染问题、话务热点的室内覆盖和话务吸收问题。解决室内深度覆盖问题应结合室外型基站进行外围覆盖,密集住宅区楼宇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穿透损耗大,用户对通

6、信质量的要求也高。因此,外围基站与之的距离需要仔细考虑,既不能太远又不能太近,一般考虑在200m左右,同时一定要兼顾周围其他密集楼宇的覆盖。对于一些小面积的封闭区域,如地下停车场、地下通道,可以采用单纯的信号源解决,如小型直放站、射频拉远等。对于大型、特大型基站、地下商场、地铁等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建议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加信号源解决方式。优化、解决建议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必须充分考虑到外来干扰与系统自身的反向噪声相叠加对基站的影响。在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上行链路预算,以保证正常通话。分布系统的走线应尽量采用并联方式,以降低系统的反向噪声。2、当采用无线直

7、放站作为室内分布系统信号源时,其施主天线应放置在大楼的中部,最好与施主基站等高,保证取得较强的稳定信号。必须充分考虑到室内信号向外渗透可能引起无线同频直放站系统自激和导频污染,因此必须控制好室内信号的覆盖范围。3、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中,如果采用微蜂窝作为信号源,应控制好室内、外的切换区域,合理控制微蜂窝与宏蜂窝之间话务流量,避免产生乒乓切换和过多的软切换。4、应根据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范围和预计用户规模,合理设置直放站输出功率,以防止用户数增加后引起基站输出功率超过自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