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ID:37568628

大小:2.94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11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_第1页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_第2页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_第3页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_第4页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城市用地的概念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通常所说的城市用地,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广义的还包括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建设用地。城市用地=已建设用地+区内待开发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2、城市用地的属性、价值第二节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1、城市与自然环境自然对城市的影响关系到城市职能的发挥关系到城市的空间形态关系到城市工程的建设经济等多方面城市对自然的影响水土流

2、失严重,洪涝灾害加剧形成热岛等不利城市气候环境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较郊外要高的一种现象。城市热岛效应四大火炉城市七大火炉城市1、城市与自然环境城市对自然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干岛效应、绿岛效应土壤结构改变,地面下沉水质恶化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病虫害增加;气候反常,海洋风暴频繁;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滑坡与崩塌2、自然环境条件分析(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的分析主要着重在与城市用地选择和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方面的分析。①建筑地基城市各项工程建设

3、都由地基来承载。自然地基的构成无非是土与石。由于地层的地质构造和土层的自然堆积情况不一,其组成物质也各有不同,因而对建筑物的承载力也就不一样。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②滑坡与崩塌滑坡与崩塌是一种物理地质现象。滑坡是斜坡在风化作用、地表水或地下水、人为的原因,特别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斜坡上的土、石向下滑动。崩塌的成因主要是岩层或土层的层面对山坡稳定造成的影响。当裂隙比较发育,且节理面顺向崩塌的方向,则易于崩落;尤其是因争取用地,过分的人工开挖,导致坡体失去稳定而崩塌。滑坡与崩塌③冲沟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

4、形成的沟槽。适宜的岩层或土层、地形以及气候条件是形成中沟的主要条件。冲沟切割用地,使之支离破碎,对土地使用造成不利。④地震地震是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它对城市用地选择、规划布局、具体的建筑布置,以至于各项工程的抗震设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是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地震类型、成因地震术语示意图震中震源震源深度震中区震中距观测点地震震级1935年,美国地震学家里希特(C.F.Richter)首先提出了震级的概念,来描述地震的大小。根据震源所释放的能量的多少来划分地震等级,共10级。地震按震级的分类类型震级类

5、型震级超微震震级<1强烈地震6≤震级<7弱震和微震1≤震级<3大地震震级≥7有感地震3≤震级<4.5巨大地震震级≥8中强地震4.5≤震级<6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在一定地点震动的强烈程度和地震造成地面上各地点的破坏程度。分12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建筑物、构筑物地基条件有关,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地面房屋受破坏程度综合评定结果。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震级是起因,地震烈度是后果。震级23456788以上烈度1~234~56~77~89~101112地震基本烈度基本烈

6、度是指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一般是指50年),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它是一个地区进行抗震设防的依据。对待地震等自然灾害,只能消极预防,减少其破坏程度⑤矿藏矿藏是地质条件之一,也是一种资源。它的分布与开采还影响到城市用地的选择和城市布局的形态⑵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①水文条件:古代城市选址“东有流水,西有大道,南有泽畔,北有高山”现代城市防洪:设计洪水标准频率1—0.33,洪水重现期100—300年②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具有城市用水意义的地下水,主

7、要是潜水和承压水;盲目抽用,易形成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漏斗”⑶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象⑷降水与湿度⑸地形条件②风象风是以风向与风速两个量来表示的。风向一般是分8个或16个方位观测,累计某—时期中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并以各个风向次数所占该时期不同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值(即风向的频率)来表示。风玫瑰图③温度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中,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较少,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在中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要高的现象。风是以风向与风速两个量来表示的。④降水与湿度⑷地形条件分析3、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定用地

8、评定的分类:一类用地二类用地三类用地三、城市用地选择建设现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遗存、土地利用、社会问题一、城市用地的分类城市用地对应于所担负的城市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用途。城市用地的分类方法,各个国家并不一样。中国建设部于1990年后制定并颁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计有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二、村镇用地的分类《村镇规划标准》按土地的使用性质分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