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

ID:37571895

大小:317.81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5-12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_第1页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_第2页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_第3页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_第4页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 若干问题思考专题一对“考试说明”的说明专题二与语文考试相关的命题技术专题三对命题中几个难点问题的研究大纲版命题依据指导思想形式与时间试卷结构题型与难度内容和要求大纲版命题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教科书(人教版北大版)参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大纲版指导思想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利于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利于选拔新生大纲版形式与时间闭卷笔试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大纲版试卷结构题号一二三四内容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分值22183050大纲版题型与难度主观题为主(相对固定内容的填空题属于客

2、观题)难度:5:3.5:1.5大纲版内容与要求积累与运用默写语言运用(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古诗文阅读(古诗词、文言文)课外浅易(注释)读懂现代文阅读课外综合理解能力(整体把握综合理解信息筛选)写作真情实感独特感受创意表达课标版命题依据指导思想形式与时间试卷结构题型与难度内容和要求课标版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课标版指导思想真实、全面反映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课标版内容和要求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专题二与语文考试相关的命题技术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命题蓝图学科

3、评价标准例:2004年根据修订大纲的要求,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强调对学生语言文化积累感悟的考查。试题以主观题为主。考查阅读能力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阅读材料选自课外,并注重选文的人文内涵和教育功能。文言文考查强调积累和理解。默写古诗词中的名句为主;阅读强调理解和字词的积累,材料选自课外,材料的难度不高于课内文言文。写作不设审题障碍,没有文体要求,让考生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的余地,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命题蓝图原则1.全面考查学生课程目标的达成状况立足全面性注重代表性体现导向性(

4、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呈现)2.考查内容的均衡性初一--初三7--93.适度的题量(难度、文字量、背景熟悉程度)25题左右阅读总量不超过6000字(中等程度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取70%-80%的分数)4.适度的难度(0.65左右)(低于0.2的试题属无效题)难题应体现在重要内容、思维的发展等方面命题蓝图5.恰当的题型结构扬长避短功能互补客观题(选择题、填空题)公平,关注结果,不管过程随机性6.适度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既检测达成,有关注发展给学生展示才能、表达自我理解的机会7.试题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呈现方式来考查,要体现公平性,有利于不同认

5、知风格的学生。命题蓝图双向细目表的设计(根据命题计划,列成双向细目表。也可以在试题框架基本完成及试题成形之后完成确定考试内容要目确定考试目标层次确定考试要目下的权重试题难度预估形成命题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的设计(根据命题计划,列成双向细目表。也可以在试题框架基本完成及试题成形之后完成)确定考试内容要目确定考试目标层次确定考试要目下的权重试题难度预估形成命题双向细目表基本命题技术试卷长度及试卷阅读量的控制试卷用语质量的把握表述方式的协调性表述的简洁规范(符合认知风格,视角的舒适感,增强信心,以减少非实质性因素的干扰试题的排列(一般由易到难,难度分布合理)试卷版式设计(字

6、体、字号、留白)重要命题技术试题材料(阅读材料)的选择试题的编制试题的难度控制与预估对试题区分度的把握开放性试题形式与内容的探索写作题内容及方向定位题型的选择与安排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制定重要命题技术(试题材料)阅读材料的选择篇幅(相对独立文字量适当)内容(思想内容、人文品味、价值导向)语言(规范力求优美)深度(难易适中,与教科书文本水平相当或接近,适合学生阅读)个性(回避公平信度)完整(保持材料的相对完整,不出现影响阅读的标记和空白)重要命题技术以我省为例:1.记叙类文字(散文小小说记叙文……)价值取向思想内涵语言优美可读性强2.说明类文字(科技文化……)学生视野范围有

7、价值导向性获取信息3.议论性文字观点鲜明贴近学生重要命题技术阅读材料的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典范作品(题目要出新意)文言文阅读材料课外:浅易的可读性强课内:不圈定部分课文作为必考内容重要命题技术试题的编制1.真正体现“大纲”的要求或“课标”的理念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古诗文积累:要求背诵作品中重要语句的积累(记忆性积累理解性积累运用性积累)语言的实际运用:体现运用性和综合性重要命题技术语言运用试题示例:1.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词语的运用(选用)句子的运用(仿写)字词、语句修改(体现灵活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贴近学生把握难度没有人为的痕迹)例1..语言运用1.d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