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歌鉴赏

语文诗歌鉴赏

ID:37575556

大小:35.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5-25

语文诗歌鉴赏_第1页
语文诗歌鉴赏_第2页
语文诗歌鉴赏_第3页
语文诗歌鉴赏_第4页
语文诗歌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诗歌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诗歌体裁上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从诗歌体裁上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1.从

2、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

3、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

4、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因在长安时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曾担任过公部员外郎的挂名差使,又称“杜工部”,著有《杜工部集》。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正如杜甫的自述“诗是吾家事”,他生于一个“奉儒、守官”之家:杜甫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又是一

5、位历史学家,人称“杜武库”;曾祖父杜依艺,终任于巩县县令,家也因此由襄阳迁到巩县;祖父杜审言,女皇武则天时著名诗人,曾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学士,是当时的“文章四友”之一,杜甫自豪地称赞“吾祖诗冠古”;父亲杜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杜预对他的人生观影响很大,而杜审言则直接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他7岁学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9岁写大字,“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14、15岁扬名,“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并被当时的如郑州刺史崔尚、豫州刺史魏启心等名流人物称赞,“以我似班(班固)扬(扬雄)”;43岁的时候自称创作诗歌“约千有余篇”,这其中流传至今的不过四五十篇。杜甫一生,诗文传到今

6、天的有1450多首。他的诗歌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面貌,因此有“诗史”之称,而他本人则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所以被后世尊为“诗圣”,和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生活的年代,从唐玄宗先天元年到唐代宗大历五年,由开元盛世经历了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的诗歌创作历程,大概可分四个时期:1.读书漫游(三十五岁以前)由于家庭出身,杜甫可以免赋税、免徭役、免兵役。少年时代的杜甫,有机会到不远的洛阳城里游历。20岁之后,先后游历江浙、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方,过着“裘马颇清狂”生活。也正是这时,“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李白和杜甫相遇了,另外还结识了著名诗人高适。他们赋

7、诗论文、骑马射猎、高歌纵酒,着实过了一段快乐时光,直到多年年后杜甫还常在梦里梦到李白。这一个时期,正值海内太平,国家强盛,社会富裕。年青的杜甫对自己的才能十分自负,对前程满怀信心。他说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24岁的时候,他回洛阳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没有考中。但他不以为意,不久写下了“会当凌云顶,一览众山小”的名篇,这也是我们现在能看到最早的一首诗。这一时期留下来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