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学之自由创新精神

中国传统美学之自由创新精神

ID:37584667

大小:53.9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5

中国传统美学之自由创新精神_第1页
中国传统美学之自由创新精神_第2页
中国传统美学之自由创新精神_第3页
中国传统美学之自由创新精神_第4页
中国传统美学之自由创新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美学之自由创新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42009·4中国传统美学之自由创新精神李天道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注重主体表现意识中的自由创新精神,强调“自得”与“得之于内”,其特点是自由、自在、自觉与自主。对外是超越了一切束缚与强制,向内则是开辟一片心灵的净土。表现在文艺审美创作中,则创作主体自己必须要自在、自然,不要刻意为之。同时,所谓“得之于内”与“自得”,即还主张创作主体独自树立、对事物有真知灼见,有独到的体悟,有所创新。关键词:“自得”自由真知灼见独到体悟创新精神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人的主体自由创新审美精神,既重人、贵人,又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重整体的世界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甚至其源头具有指向人类生命终极构成域

2、的永恒意义。可以说,汤因比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挽救西方(也即世界,他们认为西方即世界)没落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精神资源,这种精神资源就包括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注重主体表现意识的自由创新精神。而这种自由创新精神又集中地体现于“自得”与“得之于内”说。一、自由创新精神之美学原始中国美学具有一种自由精神,儒家追求“入世的自由”,道家追求“忘世的自由”,释家追求“出世的自由”。儒家讲“为仁由己”、“求仁得仁”和“从心所欲不逾矩”,追求真正“如其所是”的生活,即自由的生活。所谓“如其所是”,就是现实中的合乎本性的生活。所以,你得既意识到自己的本性,又意识到实现这种本性的现实。“为

3、仁由己”的“仁”,是一种能力、潜能、“良能”,就是“能爱”。自己本身能爱,并不是外力使然,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要求,而是你自家的本性。所以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是自律(autonomy),不是遵循“它者的法则”,不是别人要你“仁”,而是“我欲仁”。儒家认为“仁者爱人”,又认为“仁民爱物”。不但爱一切人,而且爱一切物,并且都是出自本心,因此说“为仁由己”。就现今的审美视域看,“为仁”是人自身自由自觉的生命意志的活动,是审美的自律。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是真正彻底自由了,自在了:一方面“不逾矩”,不违礼犯规,不违法乱纪;一方面却感到“从心所欲”,率性而为,随意而行,一如

4、自然,不假安排。所以说“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人自身自主性的获得,不必按照所谓的政治、经济、道德等原则来,不停地调整自己的生存态势,而是对个体感性生命的肯定。这就是儒家所理解的率性随意、任性而为、自由自得的审美的境域。“由己”、率性、自由、“自得”是对人感性个体生命存在合法性的确认。对此,道家老子讲“我自然”、“道法自然”、“无为”与“涤除玄鉴”,庄子则追求“逍遥游”、“无待”、“坐忘”、“相忘于江湖”等等,追求在“无待”中自由自在地“得道”,以获得心灵的逍遥中国传统美学之自由创新精神65自由。在道家哲人看来,“道”为自然万物纯构成的本源。道至大无外又至小无内,至高无上又至深无下,无

5、时不在,无所不能。它构成天地万物,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作为万物构成本原的道,它生成宇宙自身所固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道”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万物发生构成于“道”,又内含着“道”而得其生命之常。人要体验道,与道合一,要进入悟道得道这种神奇的审美境界,获得这种神秘的审美感受,就必须做到“自然至上”、“法自然”。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所谓“道法自然”,意思是“道”效法自己本然的样子,也就是说,道顺其天然本真之性而动。道是自然而然,不由自主、自由自在的;元气分化为阴阳两极是自然而然,不由自主的;阴阳交合,冲气以为和亦是自然而然,不由自

6、主的;万物之阴阳交合,繁衍生殖,亦是自然而然,不由自主的。人与自然同生并构成于“道”,人的生命和生命活动都处于宏观的宇宙生命的背景条件中,离开了这个生命的大背景,人类生命就不复存在;离开了宇宙生命的法则,人就会失落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的生命与自然万物的生命相互同源、相互沟通,相互构成。人应以宇宙自然的生命来滋养自己的生命,人类生命与精神得宇宙生命大化之精要,从而与宇宙生命浩然同流。这就是“道法自然”。而人要与天同运,与道同化,就也要顺乎自身天然本真之性而动。天然本真之性即道,就人而言,这自然自由自在性也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原初本然状态,也就是人的天然本真之性,顺乎此才能体道、得道。可以

7、说,所谓“得道”或者“体道”的“道”就是本然、“自然”,也就是“自由”,亦即庄子所谓“在宥”(“在宥”就是“自由”)。道家所谓的“自然”,不完全等于我们今天所谓的“自然界”。自然界当然是“自然”,人也是、或者说应该是“自然”。道家的“自然”不是一个单词如nature,而是一个词组,意思就是“自己如此”,也就是“如其所是”(beingsoin-oneself)。自然界是本来如此的,人也该是本性如此的。既没有上帝的安排,也没有人类社会当中的种种矫揉造作。自己如此,也就是“天性”或“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