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湿地与沼泽

中国的湿地与沼泽

ID:37587328

大小:845.75 KB

页数:188页

时间:2019-05-25

中国的湿地与沼泽_第1页
中国的湿地与沼泽_第2页
中国的湿地与沼泽_第3页
中国的湿地与沼泽_第4页
中国的湿地与沼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湿地与沼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的湿地与沼泽锦秀河山系列在中国广阔的国土上,分布着一种多水的自然体,它与其他自然体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大自然,并具有独特的地理景观,这个自然体就是沼泽。沼泽,过中去被人们视为“无用之地”,认为是蚊蝇孳生、疾病发国源的场所,给人以荒凉、危险、可怕的印象。其实沼泽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它除了具有对人类不利的的一面外,更重要的是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沼泽中生湿长着茂密的野生纤维植物,是造纸和纺织工业的原料;地有些沼泽蕴藏着丰富的泥炭,可作能源和综合利用;沼泽也是比较好的牧场,适宜放养马、牛、羊等牲畜;与沼泽经过排水,

2、能改造成肥沃的良田和宜林地。此外,沼沼泽还有调节径流,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等功能,是泽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总之,沼泽是具有多种用途和功能的自然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一些地区的沼泽地进行改造,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发展国民经济中起到一定作用。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沉睡千古的沼泽荒原,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定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一、中国沼泽的形成与分布沼泽是在多水条件下形成的,但它既不同于湖泊,也不同于盐碱湿地,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综合体。从土·1·锦秀河山系列地资源来看,是一种土地类型。这类土地在古代就引起人

3、们的注意,称谓沮洳或沮泽,指水草所聚之地。根据沼泽的景观特征,各地劳动人民又给予各种名称,中如塔头甸子、漂筏甸子、苇塘、草海等等。国(一)什么是沼泽的关于沼泽的科学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湿统一的看法。因为沼泽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各地沼泽的成因和类型不同,加之研究者从不同的目的地和角度出发,所以给它下的定义也就不同。有的学者与认为,沼泽是地表经常过湿,水分停滞或微弱流动的沼地段,其上部主要生长着特殊的沼泽植被,有泥炭的泽形成和累积。有的学者认为,泥炭不仅是沼泽最主要的特征,还必须有一定厚度的泥炭层,即沼泽植

4、物活根达不到泥炭下部的矿质土层时才是沼泽否则,就是沼泽化土地。甚至有人提出泥炭的具体厚度,即地表覆盖的泥炭层,在自然状态下至少有30厘米厚,或疏干状态下有20厘米厚的地段才是沼泽。但是,有的学者则认为,形成沼泽的关键是水分条件,沼泽可能有泥炭的形成和堆积,也可能没有泥炭的堆积。上述种种对沼泽看法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强调有无泥炭。我们认为沼泽不一定有泥炭形成,在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都分布着没有泥炭的沼泽,有泥炭的沼泽应是沼泽中的一种类型。经过多年的考察实践,结合·2·锦秀河山系列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沼泽应具有相互联系、

5、相互制约的3个特征:地表多年积水或土壤处于过温状态;主要生长着沼生植物和湿生植物;有泥炭的形成中和累积,或土壤仅具有严重潜育化形成的明显潜育层。如果只有地表积水或土壤过湿,没有沼泽植被的生长,国只能成为湖泊或盐碱湿地。如果地表或土壤中没有足的够的水分条件,也就不可能生长沼生和湿生植物,也湿就不成其为沼泽了。所以,沼泽的定义应该是,地表地多年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其上主要生长着沼生植物,其下有泥炭的堆积,或土壤具有明显的潜育层。与(二)沼泽形成的主要条件沼在中国的寒温带、温带、暧温带和亚热带,甚至泽热带都有沼泽的发育

6、。那么,影响沼择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呢?研究认为,水分条件是沼泽形成和发育的主导因素,低平的地貌和粘重的土质(或因冻土层的存在),有利于土壤过湿环境的形成,为沼生植物的生长和有机残体的累积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场所。分析沼泽形成的各种因素,可以看出,沼泽是许多自然地理条件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形成的。但主要条件是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条件土壤表层经常过湿是沼泽形成的直接原因,而土壤水分状况主要决定于气候。在降水丰富的过度湿润地带,地表水分过多,空气湿度大,·3·锦秀河山系列蒸发弱,除地表切割程度大,河网

7、发达的地区外,沼泽几乎占据整个地面,不仅在低洼地貌中,而且在山坡,甚至分水岭也有沼泽发育。沼泽成为这类地区自中然景观的主要特征。在湿润程度不足和不稳定地带,国沼泽分布面积减少,只分布在闭流洼地、湖滨、河漫的滩以及地下水位接近地表的地方。在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水分不足地带,很少遇到沼泽,只在河流泛滥湿地或地下水出露地带才有沼泽发育。地泥炭沼泽的形成,不仅取决于水分条件,而且与与热量状况也有很大的关系。每年沼泽植物死亡后增加沼的新有机体,大于每年腐烂的物质数量,泥炭才能形成和累积。大气和土壤温度,一方面影响生长期内植泽

8、物生长速度,另一方面也制约着死亡植物残体的分解强度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生长期内气温低,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每年植物体增长缓慢,但分解掉的也很少;在热带及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期内气温和年平均气温高,植物体增长加快,有机质分解强度也增大,甚至超过增长的数量。但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也有一定泥炭的积累。在北半球,随着气候有规律的纬向变化,沼泽和泥炭平均累积强度也呈纬度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