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

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

ID:37591748

大小:250.7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25

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_第1页
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_第2页
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_第3页
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_第4页
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第11-12期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兼论“中印比较”的意义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晓自2000年起,中国一直都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耀眼的明星,“中国奇迹”成为该论坛最具凝聚力的话题,然而近二三年来,印度却取代中国成为该论坛的主题。在2006年1月25日开幕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印度无处不在”(IndiaEverywhere)的宣传风暴席卷了达沃斯,有关印度经济赶超中国的所谓“龙象之争”或“龟兔赛跑”的话题充斥论坛。中国人开始尴尬,继而开始警觉,于是以从未有过的兴趣关注起身边正在崛起的大国——印度,有关印度能否赶超中国或中印经济发展比

2、较的话题跃然纸上。那么,印度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什么?它能够赶超中国吗?“中印比较”的意义何在?本文试图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一、中印经济比较:表象与真实1.就经济增长速度、经济规模和社会发展指标等方面来看,现阶段印度同中国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且两者的经济增长条件明显不同。经历了20世纪50―70年代“印度教徒式增长率”的低速(年均3~3.5%)发展,80年代印度经济增长开始加速,进入90年代后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提升。1992―2002年平均为5.5%,2004年为7.5%,2005年为8.1%,2006年预计为7.5%~8%。虽然近1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都在9%以上,但印度经济增长速

3、度大有赶超中国之势。这正是近年来海内外“印度经济将赶超中国”之呼声日趋高涨的现实背景。现阶段,中印两国经济规模的总体差距仍十分明显:第一,中国的GDP总量是印度的两倍多(1978年,中国人均GDP是印度的2/3,现在是印度的两倍);第二,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大于印度,是印度的6倍;第三,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规模是印度的10倍;第四,境外投资累积中国是印度的2倍;第五,中国的外汇储备更远远多于印度;第六,经济资源(GDP)量占世界比重2000年中国为11.16%,印度为5.46%;长期经济增长趋势1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第11-12期占世界总量比

4、重2010年中国为17.66%,印度为6.2%,相当于中国1990年的水平。如果从社会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来看,印度与中国的差距同样十分明显:第一,平均受教育年限中国人为7.11年,印度人为5.06年(1999年);第二,国民识字率中国在90%以上,印度为60%左右,中国成人文盲率不到5%,印度则高达32%(2003年),成年女性受教育比例中国几乎是印度的两倍,但印度是个奉行精英主义的国家,小部分人受教育水平非常高,据2005年度世界发展报告,高级工程师拥有率印度为中国的两倍;第三,人均寿命中国为71.8岁,印度为60.8岁(2001年);第四,印度5岁以下的儿童有46%营养不良

5、,中国则不及印度的1/4,婴儿死亡率中国也低于印度1/2。与此同时,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基本上好于印度,但印度的微观经济指标尤其是企业业绩大多优于中国。据2003―2004年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指数排名第25,印度第52,中国远远领先于印度,但在微观经济指标方面印度则领先于中国,2004年企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印度为第30,中国为第47。这在很大程度是由于,同中国国有经济仍旧占据核心产业领域和自然垄断产业的状况不同,印度已经成功地培育出一批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如Iforsys、Wipr

6、o、Ranbaxy和DrReddysLabs等,而且在印度股票市场上9000多支股票中,有60%不是公营企业,即现阶段印度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私人企业来推动的。(2)印度的金融体系比中国更加完善,效率更高。印度的国民储蓄率只有中国的1/2,引进外国FDI的总额也只有中国的1/10。因而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的“外资拉动型”不同,是靠内资拉动的。相比而言,中国企业更多地靠银行融资,印度企业则主要是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目前,印度的银行体系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有47000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私营的,此外还有近100家商业银行。由于民

7、主政体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信息和金融市场的规范化程度和透明度较高,印度经济的证券化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国。印度股票市场上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是其GDP的80%,而中国则不到10%,说明印度经济证券化程度是中国的8倍。这样,它配置资源、调动资源和利用现有资源的能力要比中国强得多。因此,与中国的外资引进多为外商直接投资不同,印度引进的外资多为流动性高的金融资本,流入印度股市的外资占其引进外资总额的60%以上。当然,印度也要为此承担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风险成本。2006年5月外资的大量撤出就导致印度股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