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画

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画

ID:37594369

大小:121.3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5

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画_第1页
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画_第2页
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画_第3页
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画_第4页
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画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因體醫學國家型科技計畫」九十八年度公開徵求研究計畫構想書(NationalResearchProgramforGenomicMedicine)本國家型計畫階段性目標,依研究導向分為:肝癌組(LiverCancer)、肺癌組(LungCancer)、感染症組(InfectiousDiseases)、高遺傳性疾病組(HighlyHeritableDisease)、創新研發組(InnovativeResearch)、倫理法律社會衝擊組(ELSI)、產學合作組(Industrial/AcademicCollaboration)及國際合作組(InternationalCollab

2、oration)等四大疾病導向及社會、倫理、法律議題、相關核心設施以及衛生署相關研究計畫。各研究組的詳細徵求重點如下:一、肝癌組(LiverCancer)(一)研究平台架構:結合國內醫學中心合作建立肝癌及B型、C型肝炎之臨床、流行病學之資料及檢體之材料庫。(二)徵求細目:1.B型肝炎帶原者變成肝癌之間個體性差異(包括宿主、性別及病毒基因型)。2.B型肝炎有關之家族性肝癌的相關基因研究。3.HCV及肝癌A.C型肝炎患者其基因變異與肝癌致癌性之關係。B.C型肝炎患者其病毒基因變異與致癌性之關聯。C.C型肝炎患者肝硬化過程之基因變異。4.由實驗室、動物模式、病理發現之肝癌相關基因

3、,於臨床資料及檢體庫之篩選,快速尋找有意義的標的基因。5.肝癌治療相關的動物模式及轉譯臨床研究。6.應用現有肝癌檢體、資料庫進行創新研究。二、肺癌組(LungCancer)(一)國人肺癌遺傳流行病學研究1.建立國人肺癌臨床資料庫及建置肺癌組織及其病人臨床檢體研究核心2.找出國人肺癌之疾病易感基因,研究基因環境交互作用、性別差異與家族傾向3.以疾病生物標記進行肺癌篩檢,早期診斷及預後評估4.對肺癌之疾病易感基因進行功能性研究及臨床驗證5.尋找致病基因的生物資訊或生物統計新方法研究(二)肺癌分子致病機制1.以基因體醫學技術找出國人肺癌之致癌及抑癌基因所在,並研究其致病機制2.研

4、究後基因(epigenetic)變異與肺癌致病關係3.釐清感染或慢性發炎與肺癌之致病關係4.以基因及蛋白體或其他新技術,發展肺癌早期診斷方法5.肺癌之幹細胞相關研究6.肺癌之動物模式(三)肺癌之分子轉移機制1.找出癌轉移相關基因microRNA,及後基因修飾機制,瞭解肺癌早發轉移之原因2.研究轉移相關基因調控癌細胞轉移之分子機制3.找出肺癌轉移預後之標的分子,應用於臨床病人預後評估4.建立癌轉移相關之protease及proteaseinhibitor基因資料庫,並研究其機制5.以蛋白體技術找出蛋白修飾或磷酸化與癌轉移之關係(四)肺癌之新標靶及藥物基因體學研究1.發展肺癌之

5、新標靶治療2.肺癌之新標靶蛋白結構研究(EGFR,c-Met及其他)3.研究肺癌之藥物基因體學及個人化發展醫療4.了解肺癌抗藥性之基因調控及分子機制(五)肺癌之環境毒理基因體研究1.找出國人肺癌之最重要環境致癌因子2.研究基因與環境致癌因子之交互作用3.瞭解性別因素與環境毒理之致癌關係(六)肺癌相關之臨床轉譯研究(translationalresearch)1.肺癌個人化治療之臨床研究2.肺癌指標之前瞻性臨床研究3.基因分子指標之前瞻性臨床研究4.新穎肺癌治療藥物之臨床前研究三、感染症組(InfectiousDisease)(一)慢性肝炎病毒(B型、C型及D型肝炎病毒)1.

6、肝炎病毒生物學:病毒感染細胞之機制;病毒複製及包裝之機制;病毒蛋白之生物新角色。2.宿主與病毒互動:病毒干擾宿主免疫系統之分子機制;病毒持續性感染及致病機制。3.研發新穎抗病毒之策略:宿主或病毒新標的分子及其作用分子作為新藥及疫苗開發之研發。4.建立動物模式以供藥物及疫苗之研發。5.其他有關之基因體醫學研究。(二)登革病毒1.登革病毒之生物學:包含了病毒生活史中複製、轉譯過程等。2.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的致病機轉:登革病毒造成之登革休克症候群及登革出血熱之分子機制。3.宿主與病原體互動:識別新的病毒及宿主內分子作為新藥及疫苗開發之目標物。4.建立動物模式以供藥物及疫苗之研發。

7、5.其他有關之基因體醫學研究。(三)腸病毒71型1.腸病毒之生物學。2.腸病毒之致病機轉與病毒感染細胞之機制。3.腸病毒71型治療標的物的開發。4.腸病毒感染模式之建立。5.其他有關之基因體醫學研究。(四)克雷伯氏肺炎桿菌(Klebsiellapneumoniae)與細菌性肝膿瘍1.莢膜與致病機制。2.宿主因子與細菌基因體差異性在致病機制與疾病發生率之影響。3.其他有關之基因體醫學研究。(五)肺結核分支桿菌1.病原菌之基因體與分子生物學。2.宿主防禦機制與病原菌致病機制。3.分子抗藥機制與新藥開發。4.其它有關之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