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中国现代自由体诗及

郭沫若与中国现代自由体诗及

ID:37595493

大小:33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2

郭沫若与中国现代自由体诗及_第1页
郭沫若与中国现代自由体诗及_第2页
郭沫若与中国现代自由体诗及_第3页
郭沫若与中国现代自由体诗及_第4页
郭沫若与中国现代自由体诗及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沫若与中国现代自由体诗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郭沫若与中国现代自由体诗及早期历史剧创作郭沫若(1892――1978)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一生留下千余万字的著作,经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辑出版的《郭沫若全集》历史编8卷、考古编12卷、文学编20卷。尚待出版的还有译著12卷、佚文集等。其著作被翻译为日文和欧、美主要文字,受到广泛的热爱,并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第一节生平思想和美学主张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他的笔名。1892年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一个地主兼商人的家庭。他的童年时代,正是中国处于动荡、变革的时代。这一环境,孕育了诗人早期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

2、。 他自幼聪颖好学,从童年起便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了他对诗歌的兴趣。中学时代,除更广泛地涉猎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外.还阅读了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文章和林纾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受古典文学熏陶又受新学的影响,初步接受了现代民主思想和外国文学的影响。由于不满腐朽落后的学校教育,他曾三次被学校"斥退",其叛逆精神得到了初步表现。 郭沫若早熟,七岁就喜欢他嫂子(《叶罗提之墓》),造成他女性崇拜意识,后来诗集《女神》、话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虚构人物,婵娟)、《蔡文姬》等剧作中都得到表现。1913年末至朝鲜,次年正月到达日本东京。勤奋学习日语和补习自然科学课业。1

3、914年6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与郁达夫、张资平同学)。1915年秋,升入福岗第六高等学校(与成仿吾同学),1918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科。     (1)在日期间学医,希望救国。(2)文学上受泰戈尔(印度)、惠特曼(美国诗人《草叶集》)的影响深。(3)受到泛神论的影响:泛神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远在古希腊,古印度和中国的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到十六至十八世纪,在欧洲形成了一个影响较大的学派。    古今中外的宣扬泛神论的哲学家,尽管对泛神论思想的阐述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点,即主张"神即自然,自然即神",认为神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中,不承认在自然界之外还有什么神的存在和主宰

4、。可见,泛神论是作为突破神学束缚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思想,是当时宣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种表现形式。但理论上并没有突破神的观念,并不是彻底的唯物论认为万物有灵的观念,实质上是一种人文主义精神,这一思想为个性、思想解放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武器。(4)1921年7月组织创造社--现代文学史上最大的浪漫主义团体。(5)个人生活:留学期间反封建包办婚姻,与日本护士结婚,取名安娜。少年郭沫若九州大学医学部学习期间1925年参加了"五卅"运动,并创作了剧本《聂莹》,以此表示自己对于这一革命运动的支持和对于帝国主义暴行的抗议,    1926年3月,去革命的策源地广州,任广州中山大学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长)。

5、1926年7月,参加北阀军,担任总政治部宣传科长、秘书长,副主任直至代理主任等职务。随军由广州到武汉,由武汉到南昌。1927年又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起义失败后,又转道汕头,香港,最后到上海。1928年2月,被迫再次东渡日本。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诗人的世界观转变由"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文艺思想变化:早期提倡主题"天才、灵感、神会"--强调文学为第四阶级工农大众服务。1925年与安娜及其孩子流亡日本和抗战时期:(1928--1945) (1)开始著书立说整理甲骨文、隶书等。(2)1937年,抗战爆发,抛妻别子回国抗战。(3)1941--1943年,

6、连续写下六部历史话剧,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以古喻今,抨击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和反共卖国政策,产生了强烈的政治影响,是其创作高峰。抗战时期与周恩来在武汉抗战胜利及建国后(1945--1978)参加反独裁、反内战的民主运动,1947年11月受国民党通缉,离上海到香港,1948年11月回华北解放区,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全国文联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创作大量诗歌,《新华颂》、《东风集》等,及历史剧《武则天》、《蔡文姬》。1978年临终写出〈〈科学的春天〉〉。同年6月11日于北

7、京逝世,享年86岁。郭沫若与周恩来在上海周公馆第二节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奠基作--《女神》1921年出版的《女神》初版本封面《女神》1921年8月出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大部分诗作写于1919--1920年间,是其创作爆发期的作品。"五四"新诗派人数众多,也出现许多新作,但突破的气势不够,类似古代婉约派风格。如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冯至《我是一条小河》,郭沫若的登场使五四新诗势气大增,充满伟大的时代精神。《女神》封面一、《女神》的思想内容:(一)《女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