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郭秀珍

青山处处埋忠骨》-郭秀珍

ID:37597619

大小:1.62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12

青山处处埋忠骨》-郭秀珍_第1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郭秀珍_第2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郭秀珍_第3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郭秀珍_第4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郭秀珍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山处处埋忠骨》-郭秀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山处处埋忠骨七百户小学郭秀珍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此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全国开展了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活动,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热情地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时代背景毛岸英,毛泽东的长子。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

2、狱,他也被关进牢房。1936年,他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了解烈士拟定勋鉴殉职nǐxūnxùnfù奔赴  踌躇黯然chóuchúàn生字学习嘛殉职:踌躇:勋鉴:因公务而牺牲。犹豫不决的样子。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界。词语理解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3、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归葬的抉择过程。自学要求听朗读录音,想一想:课文讲了从朝鲜发来的几封电报?各是什么内容?哪些地方自己深受感动?为什么感动?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标注在书上。(1)分别用一句简明的话归纳从朝鲜发来的三封电报的主要内容。1毛岸英牺牲的消息2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3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感情体会(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

4、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主席为什么整天都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你还从哪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

5、慰的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想死日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1)“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

6、,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既然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

7、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既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把它单独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透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主席的心痛与做出抉择的艰难。我们仿佛看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还可以听到这位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老年丧子谁不哀痛!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变得苍白无力,以这句话收笔,留给我们深深的震撼: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