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国际金融前沿问题框架

导论国际金融前沿问题框架

ID:37598017

大小:297.76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1

导论国际金融前沿问题框架_第1页
导论国际金融前沿问题框架_第2页
导论国际金融前沿问题框架_第3页
导论国际金融前沿问题框架_第4页
导论国际金融前沿问题框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论国际金融前沿问题框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论《国际金融前问题》内容框架一、全球失衡与再平衡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为贸易失衡(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极端情形为金融危机(局部或全球性)、诱因(资本流动与贸易失衡的关系)、根源(国际货币制度)一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关系:内部失衡导致外部失衡。线索:一国经济增长动力源分析中国情况简析: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确立:三家马车(投资、国内需求、国外需求)→产能→人口→投资(招商引资+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出口导向型模式的运行与结果:(贸易顺差+资本项目顺差)→官方外汇储备→货币被动发行→(通胀+资产

2、价格泡沫)中国本轮复苏的动力主要是信贷和杠杆率的增长,即杠杆率持续上升,这不仅帮助许多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流、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还为新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有关的投资提供了资金。经济增长不是源于强劲的出口或旺盛的私人部门需求带动,也不是经过了企业部门的实质性整合重组,带动企业利润上升的主要是收入的增长,而非利润率的根本改善。国际收支平衡表解读(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与架构(2)剖析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截止2011年)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index

3、.html国际投资头寸表解读(1)存量表(2)资产与负债含构成、变动与含义、净资产余额及变动的含义全球化、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1)经济全球化导致繁荣(2)全球经济失衡的内涵(3)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4)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是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强制性调整(5)全球经济再平衡中的国际调节机制与中美在再平衡过程中的定位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失衡的极端形式,也是再平衡的强制调整机制。金融危机:如同美丽的女人,很难明确定义,但遇到时可以认出。金融危机的种类:(1)银行危机(私人部门债务危机)(2)货币危机(汇率变动

4、引致的货币对外价值波动)(3)主权债务危机(主权国家财政可持续性危机)金融危机的典型案例(1)拉美债务危机(2)欧洲货币体系危机(EMS)(3)亚洲金融危机(4)次贷危机(5)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的根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与“外围”、国际经济关系的位势差异、局部金融危机与全球性金融危机。最后贷款人制度与全球经济稳定机制金融危机参考书:1、(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2007年2月第二版)2、(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

5、7年4月第一版)3、海曼.明斯基(HymanMinsky)《稳定不稳定经济》(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1)FinancialInstabilityHypothesis(2)“明斯基时刻”(MinskyMoment)是指海曼·明斯基HymanMinsky所描述的时刻,即资产价值崩溃时刻。4、沈联涛《十年轮回-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参考研究论文:1、Schularick,MoritzandAlanTaylor(2012),“CreditBoomsGo

6、neBust:MonetaryPolicy,LeverageCycles,andFinancialCrises,1870-2008”,AmericanEconomicReview,102(2):1029-1061.2、CarmenM.Reinhart&KennethS.Rogoff“ThisTimeIsDifferent: EightCenturiesofFinancialFolly”,NBERWorkingPaperNo.13882 IssuedinMarch2008(Thispaperoffers

7、a“panoramic”analysisofthehistoryoffinancialcrisesdatingfromEngland’sfourteenth-centurydefaulttothecurrentUnitedStatessub-primefinancialcrisis.)3、余永定《美国次贷的来龙去脉》,《中国报道》2009年第一期。4、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中国信用卡》2009年第二期。5、孙杰《主权债务危机与欧元区的不对称性》,《欧洲研究》2011年第一期。6、

8、余永定《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到全球主权债务危机》,《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十一期。三、国际货币制度货币形态的演变货币发行基础及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1)金本位制(2)金汇兑本位制(含布雷顿森林体系Ⅰ)(3)美元本位制(指布雷顿森林体系Ⅱ---核心、外围体系)(4)超主权货币(含最优货币区理论及欧元实践)现行国际货币制度评述(1)特里芬悖论的新旧形式(2)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与局部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关系现行国际货币制度改革问题货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兼人民币国际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