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11北伐战争

八上11北伐战争

ID:37600117

大小:13.99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5-12

八上11北伐战争_第1页
八上11北伐战争_第2页
八上11北伐战争_第3页
八上11北伐战争_第4页
八上11北伐战争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上11北伐战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1课国民大革命19111913191519171920--22辛亥二次护国护法护法多次斗争,多次失败共产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孙中山:深感国民党已经丧失了当年革命的勇气。国民党急需改组,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年轻、朝气蓬勃的人。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推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一、国民党一大地点时间标志内容1924年广州自主学习P50国民党一大会场通过、同意、接受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政治)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拉开了国民大革命的序幕。二、黄埔军校的建立地点时间领导

2、人全称1924年5月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军事)作用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后期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校领导蒋介石孙中山周恩来校总理校长政治部主任连线题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孙中山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进,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黄埔军校校歌贪生畏死勿入斯门革命者

3、来升官发财请往他处培养不怕牺牲,一心做救国救民事业,有理想的革命军人。黄埔军校校训课目分类课目名称军事学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筑城学、交通学、地形学、马学、卫生学、经理学军事训练教练课目制式教练、阵中勤务、典范令、服务提要、技术、马术演习课目野外演习、战术实行、野营学习政治党务中国国民党史、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史、世界革命、帝国主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进化史、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党的组织问题、军队政治工作等。军事课程政治课程“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枪向什么人放。”★黄埔军校最大特点: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

4、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从1924年5月到1927年7月,黄埔军校总共招收了六期学生,合计两万余人。你知道吗?国民党中出身黄埔的光上将就有近40人;而共产党光十大元帅就4人(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出自黄埔军校。而最让人注目的是黄埔系中“黄金二期”——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生,600名学员中就产生了325名将军。将军成长率高达50%以上,这在世界军校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国父孙中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

5、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总理遗嘱1925年3月12日于北京逝世,终年59岁。讨论归纳: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主要有哪些?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赞扬孙氏“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文被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

6、之父”,而台湾和大陆民间普遍称他为“国父”,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台湾地区的民主象征。孙中山病逝评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国父。和平奋斗救中国2.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3.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4.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5.1924年创立黄埔军校。6.1924年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1.1894年成立兴中会。为了统一全国,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正式成立国民政府,取消各地方部队名称,统一称作国民革命军,计划北伐。三、北伐胜利进军(军事)孙中山先生领导了, 推翻了的统治,

7、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但是,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窃取了。温故而知新辛亥革命清朝封建帝制袁世凯北洋军阀分裂,各派军阀纷纷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他们对外依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和各种权益,充当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代理人”。对内,为了争夺地盘和扩充势力,连连混战,民不聊生。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的既定目标三、北伐胜利进军一个目的(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一支先锋叶挺独立团两个主战场湖南、湖北三个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战役汀(tīng)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推进路线(河流)政府迁址(城市)(军事)北伐战争前形势及对象图浙江福建

8、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直隶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山东黑吉辽直系:吴佩孚兵力20万湖北广东广西孙传芳兵力20万奉系:张作霖兵力35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