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及各种操作方法

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及各种操作方法

ID:37605160

大小:4.41 M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5-13

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及各种操作方法_第1页
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及各种操作方法_第2页
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及各种操作方法_第3页
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及各种操作方法_第4页
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及各种操作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及各种操作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及各种操作方法 耳穴治疗损容性疾病耳廓的结构耳廓上3/4—4/5的基础是弹性软骨,下1/4—1/5部是含有脂肪与结缔组织的耳垂。一旦耳廓软骨发生感染,耳廓便必须切除因此贴敷耳穴前应注意严格消毒。耳豆注意卫生,经常更换。耳廓的结构耳郭的动脉全部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颞浅动脉耳后动脉颞浅动脉在外耳门前方分出下、中、上三支主要供应耳郭前面;耳后动脉从下耳根沿着耳郭背面上行,发出上、中、下三支,主要供应耳郭背面。动脉血管都是由耳根部和外耳道附近向耳轮周缘分支的。因此,正常人的耳穴皮

2、肤温度离耳根越近温度也越高。耳郭上的神经支配非常丰富脊髓颈2、3、4节躯体神经脑神经交感神经。耳廓的结构神经分布:耳垂、耳轮、耳舟及对耳轮区,主要是脊神经,即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耳甲区为脑神经,即耳颞神经和迷走神经耳支、舌咽神经与面神经的混合支分布。三角窝内神经分布极为丰富,几乎所有支配耳郭的神经都有分支至三角窝内。交感神经:沿颈动脉丛血管分布。缠绕在粗细不等的纤维管壁上,纤维的密度随动脉的管径变小而减少。静脉管壁上只有稀疏的纤维分布,在动、静脉管吻合支上纤维分布最多,在动脉、静脉之间有纵横交

3、错互相连接。(这为耳廓点刺放血提供了理论依据)(一)耳轮——耳郭外缘向前卷曲的部分。(二)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又称达尔文结节。(三)耳轮尾——耳轮下缘与耳垂交界处。(四)耳轮脚——耳轮深入到耳甲腔的横行突起。(五)对耳轮——与耳轮相对的隆起处。(六)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的分支。(七)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下的分支。(八)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九)耳舟——对耳轮与耳轮之间的凹沟。(十)耳屏——耳郭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十一)对耳屏——耳垂上部与

4、耳屏相对的隆起。(十二)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十三)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十四)轮屏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十五)耳甲——是由对耳屏和弧形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缘围成凹窝。(十六)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十七)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十八)耳垂一耳郭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小小的耳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耳穴点,乍看起来耳穴是杂乱无章的,很难学习和记忆,而实际上耳穴在耳郭上的分布是有其规律的,它在耳前外侧面的排列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

5、头部朝下,臀部及下肢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1.耳垂相当于头面部。2.对耳屏相当于头和脑部。3.轮屏切迹相当于脑干。4.耳屏相当于咽喉、内鼻、肾上腺。5.屏上切迹相当于外耳。6.对耳轮相当于躯干。7.对耳轮下脚相当于臀部。8.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下肢。9.耳舟相当于上肢。10.三角窝相当于盆腔、内生殖器。11.耳轮脚相当于膈肌。12.耳轮脚周围相当于消化道。13.耳甲艇相当于腹腔。14.耳甲腔相当于胸腔。15.屏间切迹相当于内分泌腺系统。1、耳轮2、耳舟3、对耳轮上脚4、对耳轮下脚5、对耳轮6、三角窝

6、7、耳屏8、对耳屏9、耳甲艇10、耳甲腔11、耳垂耳轮结节屏上切迹耳轮脚屏间切迹屏轮切迹耳轮尾一、耳轮1、直肠2、尿道3、外生殖器4、耳尖5、肝阳6、轮67、耳中8、耳尖9、肛门直肠:屏上切迹处耳尖肝阳:耳轮结节耳中:耳轮脚中点针对损容性疾病重点穴指腕肘肩锁骨风溪将耳舟分六份:相当于人体上肢肩关节1、指2、风溪3、腕4、肘5、肩6、锁骨三、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人体下肢1、趾2、跟3、踝4、膝5、髋四、对耳轮下脚相当于人体臀部1、臀2、坐骨神经3、交感趾跟膝踝髋臀坐骨神经交感臀坐骨神经交感髋膝踝臀交感针

7、对损容性疾病重点穴腹胸颈颈椎胸椎腰骶椎降压点盆腔神门内生殖器便秘点坐骨神经交感降压点盆腔神门内生殖器便秘点交感针对损容性疾病重点穴七、耳屏1、外耳2、外鼻3、屏尖4、肾上腺5、咽喉6、内鼻7、饥点8、渴点9、心脏点咽喉内鼻屏尖肾上腺外耳屏尖肾上腺外鼻饥点渴点心脏点对屏尖缘中额枕颞皮质下针对损容性疾病重点穴(均是)胃小肠大肠膀胱肾肝胰胆胃小肠大肠肾肝针对损容性疾病重点穴十、耳甲腔1、口2、食道3、贲门4、脾5、心6、肺7、气管8、三焦9、内分泌口食道贲门脾肺气管内分泌三焦口脾肺内分泌三焦针对损容性疾

8、病重点穴目1目2牙舌颌垂前眼内耳面颊面颊扁桃体目1目2颌垂前眼面颊面颊针对损容性疾病重点穴针对损容性疾病的穴位应用1.健脑取穴:心、肾、脑、丘脑、缘中、皮质下、额。心、肾:脑:为相应部位。按“感传所及,主治所在”的原则取此穴。丘脑、缘中:能增加记忆。因此健脑可用丘脑、缘中。皮质下、额:取皮质下、额以健脑,增强远记忆2.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取穴:交感、丘脑、皮质下、心、肾、神门、枕交感、丘脑、皮质下: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以交感、丘脑、皮质下为主。心、肾:心主宰一切精神意识思维。肾主水,水火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