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原理第2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电视原理第2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ID:37605174

大小:851.0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5-13

电视原理第2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_第1页
电视原理第2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_第2页
电视原理第2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_第3页
电视原理第2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_第4页
电视原理第2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视原理第2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2.1电视传像原理2.2黑白全电视信号2.1电视传像原理传输语音信号的无线电广播,主要包括发射与接收两大部分。在发端主要完成将语音变为电信号(称音频信号),并经放大、调制,然后由天线以高频电磁波形式发射出去。收端则正好相反,将收到的高频电磁波经高放、解调、音频放大,最后送扬声器发出声音。2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电视广播有开路与闭路之分。开路系统,即无线电视广播系统,其原理与语音广播类似,但无论是发端还是收端,都远比语音广播复杂。闭路电视系统所不同的只是传送电视信号由同轴电缆完

2、成而已。3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图2―1无线电视广播系统原理方框图4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2.1.1像素的概念黑白图像是由紧密相邻的细小点组成的,这些细小点构成一幅图像的基本单元称为像素,像素越小,单位面积上的像素数目越多,图像越清晰。图像并行传送:(无法实现)理论上讲,可同时把不同位置上具有不同亮度的像素转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再分别用各个相应信道把这些信号同时传送出去。5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并行传送演示图像顺序传送:把被传送的图像上各个像素的亮度按照一定顺序转变成电信号,并且依次传送出去,在接收

3、端的屏幕上,再按照同样的顺序将各个电信号在相应的位置上转变为光信号。只要这种顺序传送进行得足够快,那么由于人眼的视觉惰性和发光材料的余辉特性,就会使观察者感觉到整幅图像同时进行,这种按照顺序传送图像像素的方法构成的电视系统,称为顺序传送系统。如图2-2所示。这种顺序传送必须:1、迅速;2、准确。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6图2―2顺序传送像素示意图7动画演示顺序传送制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2.1.2显像管显像管是在接收端重现图像的电真空器件,主要由电子枪、荧光屏、偏转线圈等组成。由阴极发射出的电子束,

4、在偏转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力作用下,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轰击荧光屏。屏面上涂有荧光粉,在电子束轰击下荧光粉发光,其发光亮度正比于电子束携带的能量。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8图2-3偏转线圈结构示意图(a)行偏转线圈;(b)场偏转线圈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9偏转线圈若将摄像端送来的信号加到显像管电子枪的阴极与栅极之间,就可以控制电子束携带的能量,使荧光屏的发光强度受图像信号的控制。设显像管的电一光转换是线性的(实际为非线性的),那么,屏幕上重现的图像,其各像素的亮度都正比于所摄图像相应各像素的亮

5、度,屏幕上便重现了发端的原图像。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显像管电子运动演示动画102.1.2电子扫描1.逐行扫描在电视系统中,摄像管和显像管的外面都装有偏转线圈,当线圈中分别流过如图2—4所示的行、场锯齿波扫描电流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偏转磁场,在这两个磁场的共同作用下,使电子束作水平与垂直方向的扫描运动。11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12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图2-4逐行扫描电流和光栅(a)行扫描电流;(b)帧扫描电流;(c)扫描光栅由于在图2-4所示的锯齿波电流作用下,电子束产生自左向

6、右、自上而下,一行紧挨一行的运动,因而称其为逐行扫描。(1)电子束偏转的基本原理。13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图2-5光栅形状(a)只有行扫描;(b)只有场扫描;(c)行、场扫描同时存在14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扫描电流和场幅关系图2-6扫描电流幅度不足时产生的失真(a)行扫描幅度小;(b)场扫描幅度小15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2)扫描电流的非线性对显示图像的影响。显像管结构及扫描原理2.隔行扫描所谓隔行扫描,就是在每帧扫描行数仍为625行不变的情况下,将每帧图像分为两场来传送,这两场分别称为奇场

7、和偶场。奇数场传送1,3,5,…奇数行;偶数场传送2,4,6,…偶数行。16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图2-7隔行扫描光栅及电流波形(a)每帧光栅;(b)行扫描电流波形;(c)场扫描电流波形17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第一场(奇场),从左上角开始按1-1′,3-3′,…顺序扫描,直到最下面的中点a为止,共计行,完成了第一场正程扫描。18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第二场(偶场),扫描从a′点开始,先完成第一场扫描留下的半行a′—11′行的扫描,接着完成2-2′,4-4′,…等偶数行的扫描。隔行扫描动画演示练习

8、2.2.1电视图像基本参数图像宽高比图像宽高比也称幅型比。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视觉最清楚的范围是垂直视角为15°,水平视角为20°的一个矩形视野,因而电视接收机的屏幕通常为矩形,矩形画面的宽高比为4∶3。2.2黑白全电视信号21第二章电视图像传送原理矩形屏幕的大小用对角线长度表示,并习惯用英寸作单位,一般家用电视机的35cm(14英寸)、46cm(18英寸)、51cm(20英寸)、74cm(29英寸)等都是指屏幕对角线长度。观看电视的最佳距离分别为2m、2.5m、3m、4m,眼睛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