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庐山的不解之缘

白居易与庐山的不解之缘

ID:37605667

大小:98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13

白居易与庐山的不解之缘_第1页
白居易与庐山的不解之缘_第2页
白居易与庐山的不解之缘_第3页
白居易与庐山的不解之缘_第4页
白居易与庐山的不解之缘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居易与庐山的不解之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居易与庐山《大林寺桃花》《庐山草堂笔记》《琵琶行》《庐山桂》白居易与庐山的不解之缘大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夏,主张削藩的宰相武元衡为藩镇势力所刺杀,喋血长安,朝野震惊。此时,任职左拾遗的白居易直言上谏缉拿凶犯以振朝威,遭权贵忌恨,受到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从此开始了在九江三年的贬居生活。总言但在这艰难的时期,他访名山庐山,宿名寺东林寺,与美丽的庐山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也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为人知晓的便是《大林寺桃花》了。这中间,其实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有一次,白居易来到山北的香

2、炉峰下,被这儿的灵山秀水深深吸引,决意终老在此。当时,山侧有一位姓郑的寡妇,在这儿开了一块荒地。白居易就用在长安替人写匾时得来的三匹锦绢,把这块荒地买了下来,建了一座“草堂”,过起了“从容于山水诗酒间”的隐居生活。相传大林寺桃花一日,白居易在溪畔游览,遇见了郑寡妇。郑寡妇见他游兴甚浓,就笑着对他说:“白居士,庐山的最美景致当属那西边山顶上有座晋代建筑的大林寺,寺前还有片桃花林。”此时正值初夏,白居易心想,山下已是桃花早谢,梨花落尽了,便觉十分惋惜。郑寡妇久居庐山,对山上的景物十分了解,便说:“山上季节来

3、得晚,这时候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呢。”第二天,白居易便邀了东林寺的慧恩和尚等人,一路寻幽访胜,往大林寺上山,来到了大林古寺。这儿与山下相比,确是另有一番天地。只见清风习习,翠柳丝丝,寺前寺后,桃红梨白,点缀在青枝绿叶之中,真似一幅美丽的画卷。白居易不禁赞叹道:“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村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大林寺的方丈盛情接待了白居易和慧恩和尚,亲备了泉水、香茗,在清静的林荫之中,摆出桌椅,为他们洗尘。白居易实在是走得累了,他

4、靠在躺椅上,不知不觉竟睡着了。朦胧中,白居易好象独个儿走到了一座桃花林里。这儿桃花红似火,桃树密如网,无门可入,无路可行。白居易正在踟蹰间,忽见桃花林里人影绰约,一位身着粉衣素裙,长得十分美貌的少女,拨开花枝,飘飘然来到面前,向他施了一礼,笑吟吟地说:“我乃桃花公主!知白居士来游桃林,欲进无门,特来为君引路。”桃花公主轻拂双袖,只见桃花林中当即闪出一条小径。白居易随着桃花公主进了桃林,真是满园桃花满园春,彩蝶纷飞,蜜蜂嗡嗡,桃花瓣随风飘洒,落在白居易身上,发出阵阵奇香。白居易高兴极了,踏着回廊百转、似断

5、又续的通幽曲径,走了一程又一程,似乎总是走不到尽头。真是春深似海啊!白居易连声赞叹说:“好景,好景呀!”坐在一旁的慧恩和尚连忙把他推醒。原来为南柯一梦。白居易把梦中所见说了一遍。大林寺方丈连忙说“此去不远,确有一片桃林。”白居易自然高兴。于是一行人便来到了桃林,果然是花开数里,艳似红云,路曲林深,蜂蝶争飞,与梦中所见一模一样。白居易雅兴极浓,当即找来纸笔,题了“花径”两个字。在回去的路上,白居易诗兴大发,当即吟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解析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

6、语言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使人感到多么的惊

7、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诗人不用“山外”四月芳菲尽,而用“人间”。这种遣词颇令人品茗其中的深邃意味。“人间”一词,决不仅仅为“山寺”的对仗工整而用,“山寺”也许就是诗人忘忧、宽慰的“人间”的仙境。“人间”天涯沦落的长恨,也许在桃花盛开的仙境会得到解脱;人生摆脱悲欢离合烦忧的办法,也许就在远离喧嚣的美丽和宁静中向你走来。正是在这一感

8、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他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你看它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