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们谈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大师们谈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ID:37609593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大师们谈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_第1页
大师们谈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_第2页
大师们谈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_第3页
大师们谈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师们谈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师们谈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英语学习亦是如此,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少学生觉得学习英语费时费力且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贯中西的大师们是如何阐述英语学习习惯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大师们怎么说。关于学习习惯一、培养正确发音的习惯。1.语言是有声的,因此一开始就要把语音的基础打好。发音正确,别人才能听懂你的话,同时也便于你通过“听”来学习新的知识。——吴冰2.学习英语从一开始就要重视语音,语调。发音,语调,重音,停顿,不求完美,但

2、要基本正确。否则,将影响听力及口语,从而使语言失去交流的功能。——梅仁毅3.模仿英美人的语音语调,但不必一味追求洋腔洋调,重点应放在发音正确,吐字清楚,表达自然。大胆张口,有时不免背诵,以至自说自话。——胡壮麟二、养成经常翻阅词典的习惯。1.要多用词典,多用英语词典。如果读词典读的津津有味,就说明学英语已经上路了。——胡文仲2.一般人查词典为了弄懂词的意义,而有些人却把字典当作有趣、消闲的读物。据多位作者所述,钱钟书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读者。他把重的拿不动的大辞典挨着字母逐条细读;他在漫长的旅途上手捧一本别人认为“索然寡味”的英文字典,怡然自得的读了一个月;他在去英国的轮船上以约翰逊博士的《英

3、文词典》伴随,深得其中的乐趣,自称趣味之深,有不足外人道者。我想如果我们有这种精神钻研一本英文词典,我们在许多方面都会有很大的长进。林语堂曾眷恋《简明牛津辞典》和《袖珍牛津辞典》,称之为“枕中秘”。他认为这两本词典对词的取舍是根据读者的需要,同时又把词当做活的材料,举出实例,十分有用。其实,随着辞典编撰学的发展,几十年来好的英文词典层出不穷,尤以供母语为非英语的读者用的学习词典(learner’sdictionary)不断出现为最。例如《牛津高级现代英语词典》、《朗文当代英语词典》、《钱伯斯大众英语学习词典》、《柯林斯精选英语词典》等等——释义深入浅出(“朗文”释义所用词汇约2,000个)

4、,例证精当深度,语法简明扼要,辨析饶有情趣。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其实用性已超出了林语堂的枕中秘。你不妨取其一二当作读物,读到不忍释卷,甚至须臾不可离,那么语言也就学到手了。其中“柯林斯”最浅近,“牛津”、“朗文”有双解本。——高厚堃3.要是学厌了,不必过于勉强,但也不要扔下不学。这时可以改变一下学习方式;比如把书放到一边去听听广播,或暂时搁下课本的练习去翻翻词典等。——卡莫·洛姆布4.英美人都反对背字典,因而对说本族语的人来说,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大量的阅读足以使英语词汇得到多次重复,直到被掌握。而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情况就不同了,生活在汉语语言环境里,英语的阅读量往往不足,难以在自然的语境中通过重

5、复掌握该掌握的全部词汇。因此中国学生的词汇量往往偏小,对听、说、读、写造成很大障碍。我主张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如大三学生)不妨背一背词典,细水长流,不要贪多,贵在坚持。背的同时要不忘阅读,使背过的词汇在阅读中得以巩固。掌握的词汇一多,学习者便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黄源深5.阅读时对那些不影响全句全篇大意的新词,多查词典,了解其意义和用法。——胡壮麟三、一定要结合语境学习单词,词不离句。学英文时须学全句,勿专念单字。学时须把全句语法、语音及腔调整个读出来。——林语堂四、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仿效与熟诵”,学生必须养成此习惯。1.学习英语唯一的正轨,不出仿效与熟诵;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熟诵则仿效

6、之后必回环练习,必使能顺口而出而后已。凡能依这方法读英文的,无不成功,而且这极容易,真是学习英语的康庄大道,其应用远超出于物体教授法之上,初级高级都可适用。须知小儿学语神速之秘诀,也不过仿效与重叠练习而已。学者最要的警语,是少用堆砌工夫,学时必整句吞下去,再整句吐出来,其文必顺,其音必正,句法必通,用字必当。若凭字字译成英语,再依文法规则慢慢叠成句读,必一无是处,劳而无补。学者最要二事:1)凡学英语,必学整句,不觉中将其句法音调整个吸入。2)每日选二三句,回环熟诵,此数句读音必正,出口必熟。如此半年,操英语能力必大进。——林语堂2.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外语是不可能“习得”的(但作为一种

7、教学手段,必须尽量创造习得环境),只能“学得”。必须下艰苦的功夫。我一向主张要“背”。不仅儿童,成人更加要背。且看郑板桥在《自叙》中所说:“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只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万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著,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一代大师尚且如此,何况我辈凡人,更何况他背的大概不是外语。——陈琳五、口说非常重要,即使中考不考口语,学生也必须养成尽可能用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