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8.8 级地震前后高能粒子数据变化分析

智利8.8 级地震前后高能粒子数据变化分析

ID:37612985

大小:4.45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6

智利8.8 级地震前后高能粒子数据变化分析_第1页
智利8.8 级地震前后高能粒子数据变化分析_第2页
智利8.8 级地震前后高能粒子数据变化分析_第3页
智利8.8 级地震前后高能粒子数据变化分析_第4页
智利8.8 级地震前后高能粒子数据变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利8.8 级地震前后高能粒子数据变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3期地震地质Vol.32,No.32010年9月SEISMOLOGYANDGEOLOGYSept.,2010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0.03.008智利88级地震前后高能粒子数据变化分析1)1)1)2)黄建平刘静欧阳新艳李文静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2)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唐山台,唐山063001摘要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IDP载荷观测的高能粒子通量数据,首先研究了其全球表现特征,即极区沉降带、中高纬沉降带和南大西洋沉降区。进而以2010年2月2

2、7日发生的智利88级地震为例,通过重访轨道的对比,发现高能粒子通量在2月26日出现了比较显著的变化:即南纬L=21~27一直增强,而其共轭区,即北纬L=21~27时,在26日白天无显著变化,只是在接近地震发生时才出现共轭效应。同时,在26日白天震中上空靠近赤道地区粒子通量显著降低,而到夜晚在震中区上空及附近地区粒子通量显著增强。在震后粒子通量恢复正常水平。关键词智利地震DEMETERIDP通量高能粒子重访轨道中图分类号:P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967(2010)03-0417-070引言大量研究表明,

3、在强地震前,地面电磁观测会出现不同形态的变化,如地磁低点位移(丁鉴海等,2008)、地电阻率波动(张学民等,2009)、大气电场异常(郝建国等,2001)等。这表明,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周围的电磁场发生了变化。那么,这种地下的电磁场变化能否传播到电离层,并进而在电离层中通过耦合作用以其它形式表现出来呢?初步理论研究发现:地下的电磁信号可以有若干途径上升至电离层,如地球化学途径、电磁辐射、声重波途径,以岩石层-大气层-电离层(LAI)相互耦合的方式,传播来自地下的电磁信号,进而以波粒耦合影响电离层乃至磁层,带来多种次级效应,如粒

4、子温度、粒子浓度、临界频率及TEC变化,特别是高能粒子会和电磁场相互作用,导致高能粒子沉降(Baumjohannetal.,1997;Treumannetal.,1997;Pullinetsetal.,2000,2004)。法国地震电磁探测卫星DEMETER(DetectionofElectricandMagneticEmissionsTransmittedfromEarthquakeRegions)于2004年6月30日在法国发射升空,卫星总重量130kg,轨道高度发射初期为710km,2006年调整为665km,轨道倾角98

5、°,卫星轨道为准太阳同步轨道,自北向南时(称作降轨)对应于当地时间的白天,自南向北(升轨)时对应于当地时间的夜晚,轨道周期10286min。星上安装了由意大利设计的星内粒子探测器IDP(InstrumentforDetectionofParticles),它可以对728~23334keV的电子进行连续观测。IDP在卫星上的安装位置和结构可参见Sauvaud等的文章(Sauvaudetal.,2006)。〔收稿日期〕2010-04-04收稿,2010-08-17改回。〔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项目(02

6、092408)和中意合作项目(2009DFA21480)共同资助。418地震地质32卷本文利用DEMETER卫星观测得到的1级数据,从数据的全球分布特征入手,以2010年2月27日的智利88级大震为例,对比分析重访轨道的时序变化,试图找出大震前后高能粒子数据的变化特征。1数据预处理DEMETER卫星有2种观测模式,即巡查模式(surveymode)和加密模式(burstmode)。对高能粒子的观测,分别对应代号为1141和1142,其1级数据特征对比见表1。为方便数据处理,将1141和1142两表11141和1142两种模式数据

7、特点对比种不同采样率的数据转化为同样采样率,Table1DataContrastbetweenmodes1141and1142即将1141的数据转化为1142类型。空间位置的采样率能谱分辨率通量数据时间分辨率同时,由IDP能量测量效率曲线11414s89keV1s(Sauvaudetal.,2006)可知,能量在100~114228s178keV4s600keV之间的数据计数可靠性较大,本研究仅分析该能量范围内的通量数据。2全球特征根据卫星目前高度和飞行轨道,其“完全”重访的2次轨道序号相差191,相当于13d。为了解高能粒子

8、数据的全球分布特征,将每12d的全球轨道数据显示在一起,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DEMETER卫星记录的高能粒子电子通量在2010年2月21日至3月6日白天和夜间的全球分布图像。图1高能粒子(能量范围:729~600keV)电子通量全球昼间分布时间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