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ID:37618907

大小:54.1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6

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中的若干问题_第1页
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中的若干问题_第2页
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中的若干问题_第3页
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中的若干问题_第4页
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中的若干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3卷第6期化 学 进 展Vol.13No.62001年11月PROGRESSINCHEMISTRYNov.,20013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吴世康 张晓宏(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北京100101)李述汤(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 香港)摘 要 本文从光物理和光化学的角度出发对磷光电致发光器件中的一些基本过程和问题,如发光层材料的选择和激发,主体化合物分子间的能量迁移,主客体分子间的能量转移以及磷光的发射等进行了扼要的讨论,并指出了在设计和制备这类新型的发光器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关键词 磷光电致发光器件 光化学 光物理 三重态能量迁移和转移 激基缔合物 激基复

2、合物 磷光发射化合物中图分类号:O64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281X(2001)0620413207ProblemsintheStudyofElectro-LuminescenceDevicesBasedonPhosphorescentDyesWuShikangZhangXiaohong(InstituteofPhotographicChemistr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01,China)LeeShutang(DepartmentofPhysicsandMaterialSciences,HongKongCity

3、University,HongKong,China)AbstractFromthephoto2physicalandphotochemicalpointsofview,thebasicproblemsofphospho2rescentemissionelectro2luminescencedeviceshavebeendiscussedbrieflyinthisreview.Aseriesofprob2lemssuchastheemissionlayermaterialselection,theexcitonformationanditsmigrationwithindiffere

4、nttransportationlayer,theenergytransferbetweenhostandguestmoleculesandtheconditionofphospho2rescenceemissionareinvolved.Keypointsconcernedwiththedevicedesignandpreparationarealsodis2cussedconcisely.Keywordsphosphorescenceemissionelectro2luminescencedevices;photo2chemistry;photo2physics;triplet

5、stateenergymigrationandtransfer;excimer;exciplex;phosphorescenceemittedcompounds的不断完善,使超薄2染料掺杂型的电致发光器件的[4,5]一、引 言商品化已具备了充分的条件。新型廉价的有机信近年来,有机超薄2染料掺杂型的电致发光器件息显示材料在信息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因[1,2]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在性能上也有其独到因EastmanKodak的Tang等在这一领域的重要贡献而得到了巨大的进展。各种不同的空穴和电之处。由于有机材料的高荧光发射效率、宽的发光光子传输材料及各种不同发射波长的染料层出

6、不穷,谱、品种的多样性和价格低廉等,使得有机材料很久[3]以来就被看好作为发展信息显示材料的重要候选相继问世,同时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器件制备收稿:2000年10月,收修改稿:2001年2月3“863”高技术委员会资助课题©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414·化 学 进 展第13卷[4]者。当然液晶显示也属于有机材料,但有机电致发上和实际工艺上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试图从光器件有着比液晶显示器更为优越的性能:如其视这些方面对这一重要问题进行扼要的评述。角宽(可达170—180°,而液

7、晶屏只有45°),无污染(液晶背光源2冷阴极管中含汞),能在低温下工作二、两种三重激发态的形成途径及其(有机屏可在-40℃下工作,而液晶屏在-25℃下就对电致发光效率的影响存在一定困难)和制备成本低廉等,使之备受瞩目。在光致发光条件下,三重态的形成是通过单重正因如此,目前国际上对于新型电致发光器件无论态与三重态间的系间窜越过程而实现的。在这种条是在产业发展上或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上都件下,由单重态转变为三重态的量子产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