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泥质麻粒岩的变质作用演化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泥质麻粒岩的变质作用演化

ID:37626149

大小:2.37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26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泥质麻粒岩的变质作用演化_第1页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泥质麻粒岩的变质作用演化_第2页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泥质麻粒岩的变质作用演化_第3页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泥质麻粒岩的变质作用演化_第4页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泥质麻粒岩的变质作用演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泥质麻粒岩的变质作用演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18背地质学报ACTAGEOLOGICASINICAVAoulg_8.62N0o.182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泥质麻粒岩的变质作用演化仝来喜¨,刘小汉,王彦斌,ChrisJLWilson1)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4)SchoolofGeosciences,MonashUniversity,Victoria3800,Australia内容提要:普里兹湾拉斯曼丘陵代表了东南极一条重要的早古生代的~53

2、0Ma泛非期(Pan—A{rican)高级构造活动带。然而,该区早期的晚元古代的~1000Ma格林维尔期(Grenvellian)高级变质作用的演化历史至今仍有争论。该区呈透镜状产出的泥质麻粒岩峰期矿物组合(M1)为石榴石+堇青石+斜方辉石+钾长石+石英,峰期石榴石变斑晶发育堇青石或堇青石+斜方辉石反应边(M2)。利用Thermocalc程序在KFMASH模式体系对该泥质麻粒岩进行的定量模拟表明,其峰期矿物组合是由反应石榴石+黑云母+石英:堇青石+斜方辉石+钾长石+熔体形成的。利用Themocalc平均P_T计算方法获得峰期M1变质P_T条件为~0

3、.9GPa和~900℃,而叠加的M2组合反映了一个减压冷却的过程,其变质PT条件为~0.7GPa和800~850℃。结合已有的年代学数据,认为该区泥质麻粒岩的峰期M1矿物组合反映晚元古代(~1000Ma)格林维尔期挤压D1构造事件,而叠加的M2矿物组合与M3蠕虫状结构则形成于早古生代泛非期(~530Ma)D2~D3高级扭压剪切构造期间。该扭压事件导致了面状高低应变带的发育以及进步花岗岩和伟晶岩的侵入。关键词:泥质麻粒岩;变质作用;拉斯曼丘陵;东南极普里兹带是过去1O年来在东南极识别出的一2009;刘晓春等,2007a),与东冈瓦纳大陆最终聚合条受早

4、古生代泛非期(Pan—African)(~530Ma)构有关(赵越等,1993;HensenandZhouB,1997;造热事件广泛影响的重要高级活动带(ZhaoYetFitzsimons,2000;Bogereta1.,2001;刘小汉等,a1.,1992,l995,1997;赵越等,1993;Dirkset2002a,2oo2b;Harleyeta1.,2003;ZhaoYeta1.,a1.,1993;刘小汉等,1995;Dirksandwils0n,2003;刘晓春等,2007a,2007b;LiuXeta1.,1995;Carsonetat

5、.,1995a,1996;Hensenand2007;胡健民等,2008);②由于该带高级变质岩的ZhouB,1995,1997;Fitzsimonseta1.,1997)。普P-T轨迹可能由两个无关的高级变质事件组成里兹带主要由普里兹湾沿岸地质露头组成,并向西(DirksandHand,1995;仝来喜等,1998;TongI南延伸到南极陆内的格罗夫山地(Groveeta1.,2002;Kelseyeta1.,2007;Wangeta1.,Mountains)(刘小汉等,2002a,2O02b;俞良军等,2007,2008),因而普里兹带也被认为

6、代表了东冈瓦2002;ZhaoYeta1.,2003;IiuXeta1.,2006,纳大陆在早古生代的一条板内即陆内活动带,可能2007;LiuXCeta1.,2OO9;刘晓春等,2007a,是东西冈瓦纳大陆沿莫桑比克带的东非碰撞造山作2o07b)。普里兹带在冈瓦纳(Gondwana)超大陆聚用在东冈瓦纳大陆内部的构造调整效应(wilsonet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a1.。1997;TongLeta1.,20O2;Yoshidaeta1.,的观点存在:①该带顺时针近等温减压(ITD)的P_2003;Phillipseta1.,

7、2007;Wilsoneta1.,2007;T轨迹反映了与地壳增厚有关的泛非期(~530WangYeta1.,2007,2008)。Ma)碰撞造山作用(RenIeta1.,1992;此外,由于拉斯曼丘陵及普里兹带其他区域存Fitzsimons,1996;Carsoneta1.,1997;俞良军等,在格林维尔(~1000Ma)和泛非(~530Ma)两期高2002;LiuXeta1.,2006,2007;LiuXCeta1.,级构造变质事件(刘小汉等,1995;Dirksand注:本文为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40976l1Z,40631004,4107

8、3014)和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项目(编号10/11zs03一zs04)与国家地调项目(编号1212011121066)及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