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Questions

牙体牙髓Questions

ID:37633655

大小:65.5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26

牙体牙髓Questions_第1页
牙体牙髓Questions_第2页
牙体牙髓Questions_第3页
牙体牙髓Questions_第4页
牙体牙髓Questions_第5页
资源描述:

《牙体牙髓Questions》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牙体牙髓Questions一.龋病1.用哪种数学单位表示说明人群中龋病发病的情况*患龋率prevalencerate:调查一定时间点point一定人群中患龋的情况。=观察时点的龋病例数/该时点的人口数*kPS:k为基数。视状况而定。*发病率incidencerate:表示在某一特定观察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新发龋病的频率。=观察期间内新发生的龋病例数/同期内受检人口数*k2.用哪种单位表示人群中龋病的严重程度*龋均:每个患者所患龋齿的均数。反映龋病的严重程度。反映龋均的指数—龋失补指数decayed-mis

2、sing-filled,DMF。①DMFT(tooth):指反映患者口腔中罹患龋病的牙数。不能对各牙面患龋情况比较。较有局限性。②DMFS(surface):指反映患者口腔中罹患龋病的牙面数。较DMFT较有敏感性。3.龋病的好发牙恒牙列:(高)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三磨牙→上颌前牙→下颌前牙。下6下7上6上7,48上下前乳牙列:(高)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乳上颌前牙→乳下颌前牙。牙面:咬合面→邻面→颊面→舌面。4.化学细菌学说与其它学说的

3、联系*化学细菌学说chemico-bacterialtheory:龋病是由寄生于牙面的产酸细菌与口腔内的碳水化合物作用产酸,酸作用于牙,使牙中无机物溶解;蛋白水解酶则溶解有机物,即牙结构崩坏。1.口腔微生物通过分泌酶或自身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2.存在于牙面的碳水化合物是细菌代谢的底物。3.产生的酸使釉质溶解,最终釉质完整性破坏。4.釉质破坏后,牙本质无机物脱矿,细菌分泌的蛋白溶解酶分解牙本质基质,形成龋。5.单一细菌不能致龋,龋损过程中由多种混合菌参与6.龋病阶段:①酸使硬组织脱矿②蛋白溶解酶分解有机基

4、质。釉质内只有脱矿过程,无蛋白质溶解。*蛋白溶解学说proteolytictheory:龋病早期的损害首先发生于牙体的有机部位(釉质的釉板、釉丛、柱鞘、牙本质小管)。继发无机物脱矿。*蛋白溶解-螯合学说protrolysis-chelationtheory:细菌产生的蛋白溶解酶分解釉质中的有机成分→其分解产物具螯合特性→与钙离子螯合→无机物脱矿→龋病。螯合:指金属离子与螯合剂通过配位键形式结合,形成一中高度稳定的化合物的过程。*三联因素学说threeprimaryfactorstheory:龋病是由细菌

5、、食物、宿主三个主要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细菌:龋病是一种特异性细菌-致龋菌的感染性疾病,在牙面以菌斑形式存在5.主要致龋菌的作用机理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①对牙面有较强的黏附力,易形成菌斑,在菌斑中发挥作用;②具有产酸性和耐酸性。致龋菌均能酵解碳水化合物产酸使牙齿脱矿,在酸性环境中保持生长繁殖和代谢的能力;①有合成细胞内多糖与细胞外多糖的能力。致龋菌可产生胞内多糖(葡聚糖),加速菌斑的形成。致龋菌合成的胞内多糖在细菌缺乏碳水化合物时,可以降解,为细菌提供能量,加强致龋。致龋菌:1.变形链球菌2.乳杆菌

6、3.放线菌4.非变形链球菌6.龋病病变程度的病理学表现一.釉质龋enamelcaries:指发生在釉质内的龋病病变。除根部外,大部分龋损始于牙釉质。为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非细胞反应性病变,表现为脱矿和在矿化。A.平滑面龋smoothsurfacecaries:多见于牙邻接面接触点下、颊舌面近龈缘牙颈部,多于牙菌斑沉寂所致。早期表现于牙表面白垩色不透明区,即釉质脱钙使光折射率改变。[光镜]纵磨片—呈三角形。(外)表层、病损体部、暗层、透明层(内)。a.透明层translucentzone:于病损最前缘,和正常

7、釉质相连,是龋损最早发生的组织学改变。b.暗层darkzone:紧接于透明层表面,表现为暗黑色。为矿物盐再矿化区c.病损体部lesion:是釉质龋病变的主要部分,从表层下一直延伸到近暗层。为釉质龋中脱矿程度最严重的层次。其釉质横纹及生长线较明显。d.表层surfacezone:位于釉质龋的最表面,是龋损首先受酸蚀的部位,但表现相对完整。B.窝沟龋:龋病最好发部位。咬合面点隙裂沟是食物残渣、菌斑滞留区。呈环状围绕着窝沟壁进展,并沿釉柱长轴方向一致伸向深部的龋病,当病变进展超过窝沟底部时,侧壁病损互相融合,

8、形成口小底大的三角形潜行性龋损。容易进展到牙本质,即临床上检查无明显龋洞,但已有较大范围病变。与平滑面龋比较,窝沟龋进展较快,程度较严重。二.牙本质龋dentincaries:可由釉质龋向深层及牙根部牙本质龋发展所致。首先,牙本质有机成分相对较高,即有机基质分解破坏;其次,牙本质层存在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龋病沿小管进展,病程较快;第三,牙髓牙本质为复合体,龋病达牙本质前牙髓可做出防御反应,即修复性牙本质。发展过程较牙釉质龋迅速[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