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学习心得

经典诵读学习心得

ID:37636776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7

经典诵读学习心得_第1页
经典诵读学习心得_第2页
经典诵读学习心得_第3页
经典诵读学习心得_第4页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学习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坚持诵读传承经典——经典诵读学员工作坊引发的思考2016年伊始,接上级通知,有幸在河南省师范大学参加为期半个月的由文学院承办的经典诵读培训学习,时间虽短,收获颇丰。学习期间,河师大文学院聘请了国家级、省级名师授课,国家一级播音员、新乡市电视台著名支持人王著坤的《发声技巧》,新乡市铁一中中学高级教师、省电视台特约配音演员宋为民的《漫谈诗文诵读》、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高坤的《普通话语音纠正》让学员既领略了朗诵的魅力,又初步学习了有声语言的发声技巧。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白晶的《吟诵教学法》、新乡市教科所、中学高级教师许

2、少波的《汉诗文诵读法》,北京市吟诵教育学会会长、景山学校中学高级教师朱畅思的《久违的真相》让学员走近了中国式读书法——吟诵法,走进了这一穿越千年却历久弥新的吟诵世界,感受了吟诵的声韵之美,通过吟诵经典,传承文明。濮阳市实验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李玉萍的《做一个幸福的点灯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育霞的《古诗词鉴赏》、濮阳市实验小学特级教师徐相瑞的《让经典照亮童年》、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史亚楠的《诵读活动的多种样态》、安徽合肥62中、中学高级教师薛瑞萍的《日有所诵与儿童阅读课程化》让学员了解了诵读经典活动的功能和意义

3、,通过诵读经典为孩子未来身心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也学习了经典诵读开展的方式方法。参观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史馆,深入课堂听课活动,学员工作坊分组朗诵,朗读教学设计与交流等活动环节都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结束后,学员又接受了下一项任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网络研修。经过梳理,此次培训,既有理论的探讨,又有实践的验证,有学者的潜心研究,又有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践行,他们均在自己的领域,不断探究与摸索,将经典融入教学,将诵读坚持到底,做出了自己的成绩。就经典阅读影响之深远意义,毋庸多言。但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一线教师如何将阅读教学与日常教学

4、结合,发挥经典的作用,发扬传统的诵读,让经典书籍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我想,如果我校要坚持经典诵读,要做好如下几点:一、高度认识中华经典诵读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传统文化讲授传统美德,在此阶段教学生诵读经典,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中国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其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少年时期是人格的奠定时期,在学生心灵最

5、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诵读吟咏中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正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经过诵读,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了,作文中、课堂上,时不时引经据典,不仅提高语文成绩,其他学习成绩一定会有所上升。成绩的提高,会逐渐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南怀瑾先生也曾引用宋儒张横渠的四句话作为学生诵读经典的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徐相瑞老师指出:趣、力、思、融,是经典诵读目标指向中不可忽视的四个方面。我认为很是贴合实际:“趣”,即趣味、乐趣。“趣”至少包含三方面意思,一是活动本身有“趣”,内容的

6、选择、教学的方式、考核的方法,应区别于考试课程的功利化、强制性,不应给人以压迫感。二是课程立足于培养兴趣,读了多少,背会多少,这不是活动成效的最重要指标。在学生心中培育乐读诗文的种子,细心呵护,助其生根发芽,让他们课外或工作后,会觉得离不开经典诗文,这才是最值得期待的目标。三是立足于培养文化趣味。当前的教育灌输了太多理性,诗文典籍自然也蕴含丰富的思想性,诵读活动中理性培育当然重要,但窃以为,其中趣味性的东西更突出,且不存在太多的时代性和争议性,更值得挖掘和凸显。孔子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王国维说“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

7、而如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都是特别强调美育,这值得深思。“力”,主要是指欣赏力。诗文诵读,有用嘴巴诵的,有用头脑读的。无此“力”,则诗文只是汉字的堆积;有此“力”,则文字背后呈现出开阔的世界,仿佛看到古人的生活无常、酸甜苦辣、个人品格等,今人古人似聚首一处,没有障碍地畅谈。中国文化重“味”,需慢慢琢磨、细细品赏,有时还要相应的人生经历做底。不少人小学时学过背过很多诗文,但欣赏力却没得到培养,诗文诵背只是负担。获得欣赏力,方能把诵读当做一种乐趣,而非任务。“思”,思考力、判断力、辨别力的培养不容易,但不可忽视。传统文化在

8、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如同坐过山车,时而被过度抬高,时而被有意贬低。诗文诵读,应该给予孩子获得这些能力的机会,即便只能是相对粗糙的能力和意识。传统文化中,既有熠熠生辉的金子,也有一大堆的“不合时宜”,更存在先天缺陷,如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公民意识等,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