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频段固态功放设计方案

Ka频段固态功放设计方案

ID:37639117

大小:508.6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7

Ka频段固态功放设计方案_第1页
Ka频段固态功放设计方案_第2页
Ka频段固态功放设计方案_第3页
Ka频段固态功放设计方案_第4页
Ka频段固态功放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Ka频段固态功放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Ka频段固态功率放大器技术设计方案1.Ka波段10W-50W功率放大器技术指标:技术指标项目数据备注频率范围29~31GHz或25~27.5GHz可按需要的定制输出功率(P1dB)10-50W(40dBm-47dBm)最大安全输入功率+10dBm线性增益≥50dB-55dB增益调节范围20dB(步进1dB)数控衰减增益平坦度(25℃)峰峰值≤0.5dB任意40MHz频段增益变化(工作温度内)≤±1.0dBAM/PM变化≤3°/dBP1dB回退3dB杂散≤-60dBc在P1dB输出二次谐波≤-60dBc在P1dB输出群时延变化

2、线性≤0.04ns/MHz任意±3MHz带内抛物线≤0.006ns/MHz峰峰值≤2ns24小时时延变化≤1ns驻波比输入:1.3:1输出:1.5:1保护功能过反射保护,过热保护,过流﹑过压保护远控监控串口Ethernct网口两路RF输入开关接口形式RF输入:K(两路)(或WR-28两路)RF输出:WR-28RF输出耦合口(耦合度-40dBc);K-阴供电220VAC±10%,47~63Hz工作模式1:1模式或1:2模式工作温度-50~+60℃存储温度-55~+85℃功放使用环境室外:温度:-50~+60℃湿度:0~100%

3、(无冷凝)海拔高度:<2000m其它要求防雨淋,防盐雾(室外机)MTBF>20000小时12.功放设计框图:例如一个Ka频段P1@dB输出10W框图:3.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放大器技术实施方案3.1功率合成放大器电路结构在雷达、电子干扰和通信发射机中,经常需要使用具有较大输出功率的放大模块。在毫米波频段,由于单个固态器件的输出功率非常有限,要获取系统所需输出功率电平就必须采用功率合成技术。固态功率合成放大器相对磁控管、行波管等电真空器件而言,除具有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交调特性好、功耗低、维护费低、直流电压低、对人员更安全

4、等优点外,还能在一路或几路放大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保证系统继续工作而不会完全失效,只是在性能上有所下降,即所谓的“故障弱化”特性。下图为目前微波固态功率合成技术的分类。2在分类图中,空间功率合成和准光合成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毫米波功率合成方法,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被人们所重视并广泛地加以研究。它主要分为四大类,即:由W.Lothar等人提出的准光功率合成技术,由K.Cahng以及T.Iton等人提出的自由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由AmirMortazawi等人提出的采用开槽波导的自由空间功率合成器以及由A.Alexa

5、nian和R.A.York提出的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技术。对于本项目拟采用的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技术,功分/合成电路形式的选取是技术方案是否可行的关键。由微波网络理论可知,凡是满足互易原理的功率分配器都可以反过来作为多路微波功率合成器使用。但是功率合成器的设计还必须考虑一些特殊因素,如高的功率电平以及合成器电路对驱动放大器稳定性的影响等。一般而言,对功率合成器有下列要求:(1)合成器应当具有低的附加损耗,使得输出功率电平接近于各路输入功率电平之和;(2)合成器应当不改变各路放大器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信号特征;(3)合成器各输入端口

6、应当具有足够的隔离作用,使得各路放大器互不影响;(4)合成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应当具有较低的电压驻波系数;(5)合成器有足够的功率容量。在毫米波频段通常以波导作为传输或测试的标准媒介,因而人们优先选用波导基空间功率合成器,而不采用同轴或平面结构。这种采用在波导内部的封闭式功率合成器能够消除或减少由于采用自由空间功率合成方法而可能遇到的绕射损耗、聚焦误差、难于散热、以及输入/输出隔离差等问题,而且还能为有源器件提供良好的散热特性并具有实现模块化功率叠加的潜力。波导基的空间功率合成器电路结构首先以韩国人在24GHz的频率上实现的1

7、.6W和3.3W的输出功率,其合成效率达到83%的功率放大器模块为基础,并逐步拓展为多层托架平面结构,也就是将标准波导切分成各层相同的托架,将其组合后形成一种等效传输波导,在每层托架上安装有源放大电路而组成一个功率放大电路单元。在波导主传输模式工作条件下,功率合成在等效波导结构内进行。利用波导-微带的多路渐变鳍线或槽线过渡结构,来完成功率分配的任务,再通过有源功放组件分别对各支路功率进行放大,进而由对称的多路渐变鳍线或槽线-波导过渡结构实现功率合成输出。下图是韩国Nai-ShuoCheng等人在X波段(其波导尺寸为23mm×

8、10.2mm)所设计的4×6Tray阵列,通过叠放6层放大单元,每个放大单元安置有4个放大器芯片,使得总输出功率达到120W(50.8dBm)。3这种结构虽然合成能在矩形波导物理尺寸允许的条件下,通过扩展托架数目来获取可以容纳更多的MMIC器件,而且对于总的合成效率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