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积河床及其地形

冲积河床及其地形

ID:37642289

大小:212.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7

冲积河床及其地形_第1页
冲积河床及其地形_第2页
冲积河床及其地形_第3页
冲积河床及其地形_第4页
冲积河床及其地形_第5页
资源描述:

《冲积河床及其地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12.163/12.463地表过程与景观演变K.惠普尔2004年9月第二讲。冲积河床及其地形A.定义及地形河床类型:可分为溪谷、冲沟(水流侵蚀受到限制,没有形成冲积平原,通常形态平直而陡峻),基岩河床,基岩-冲积混合型河床,冲积河床。基岩及基岩-冲积混合型河床对于流域(侵蚀环境)的演化至关重要。冲积河床对于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沉积物的运移、地质历史演化、洪水及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常,在概念上可以将河床分为两组类型,我分别简单地以类型1和类型2来表示。这种分类与将基岩/混合型河床和冲积河床相对比的分类基本一致但又略有

2、不同。连续统一体类型1类型2“受约束”型河床“自我塑造”型河床不可移动河床:有砾石阻塞的河床(由崩塌、可移动河床与河岸的组合体(沉积物可搬运)泥石流、岩石重力运动等形成)或基岩河床与河岸的组合体随机性沉积物供给;坡度(大量的侵蚀物质)洪流和沉积物的供给很少有随机性的;不易形控制河道形态和沉积物的运移速率;随机性的成大的洪流,沉积物的供给几乎没有变化。洪流。供给受限运移受限侵蚀受限EbzqsEtx集水区面积小集水区面积大(考虑抬升速率类型和冲积物供给形式而有所例外)两种类型河床相互转化的时间尺度不同。

3、长时间尺度类型12:由于地表负荷减小,大量侵蚀物质的压力减轻,基岩、砾石、气候等变化导致侵蚀下切速率减小。短时间尺度(临时性的)类型21:崩塌和碎屑流的涌入能够干扰(使河道变窄,裁弯曲直,坡度增加等)冲积河床,使河道布满不可移动的岩石。时间尺度:需要1000年到数万年类型12:增加沉积物的供给(由于火灾、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森林采伐)),气候波动(厄而尼诺,飓风)沉积物受泥石流、采伐原木等物质阻塞。因而,当河床受周期性的洪水干扰,沉积物供给速率,大量废物输入以及可变的沉积物输入粒径等影响时,河床形态和功能会随时间发

4、生变化。B.冲积河床“自我塑造”形态1112.163/12.463地表过程与景观演变K.惠普尔2004年9月受冲积物携带,搬运和沉积影响。松散沉积物质的搬运,主要发生在:河谷泛滥平原/河岸水流河床形态受环境要素控制:水文要素(流量大小、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长短);沉积物质特性(沉积物的粒径,硬度、密度、磨圆程度);地质构造性质(地壳上升、下降还是保持稳定?)。在一个集水区内,这些因素保持稳定,河流形态就能保持稳定,但河床却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这种稳定性仅仅保持在一个总体上的、统计意义的范畴内。举个例子

5、来说:河床宽度是泄洪流量的函数;曲流弧长是河床宽度的函数。理解冲积河流的重要意义在于:流域控制,河流管理(水资源-堤坝,灌溉,运输),旅游资源,渔业,环境管理(流域生态恢复),古水动力及沉积环境重建。C、冲积地形的简要说明填充阶地:原为废弃的冲积河床表面,在冲积物上形成,目前正好位于正常洪水位以上;形成原因-河流下切侵蚀,切入河漫滩而形成(Q增加,Q减少,地壳上升,海平面下降,ws河流袭夺)。河谷阶地:侵蚀阶地下切侵蚀切入基岩(或许有顶部被称为阶地面的冲积沉积物)[阶地可以是对称分布,也可以不对称分布。这可以作为气

6、候变化或地壳抬升方式的重要标志。但是辨识过程中必须非常认真才能解释清楚。]河漫滩:沉积物表面经常被泛滥洪水所淹没(一般定义为百年一遇的洪水)。河漫滩的发育,或者在垂直方向上受颗粒较细的悬移质沉积物控制,或者水平方向上受粗糙的水流带来的碎石,泥沙物质控制。河漫滩水道:对于河漫滩泛滥与排水(以及沉积物分布,地层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的较小水流通道。曲流带:位于河漫滩之上,时常被河道占据的区域。古河道、牛轭湖:废弃河道的一部分(由弯曲河流裁弯曲直而形成)。2112.163/12.463地表过程与景观演变K.惠普尔2004年9

7、月堤坝:与河道直接相连,由粗粒物质组成的自然堤坝。溃口扇:由粗粒沉积物组成,呈扇形楔状,洪水期间沉积在堤坝溃口的下游。浅滩:河床内冲积物累积形成,通常仅在洪水期被淹没。浅滩对于河道的形态和功能非常重要,是水动力糙率、偏转流的重要部分。浅滩的移动(长时间缓慢移动,能被大规模洪水重新塑造)是沉积物运移的重要组成部分。心滩:通常位于河道突然变宽后的快速沉积区域(水流携带过多的粗粒泥沙)。当心滩形成以后,水流会被分成若干股。交替边滩:在顺直河道(可移动河床)一侧形成的浅滩-当自然水流或沉积物的不稳定搬运时通常能够形成:这实

8、际上来自于对于顺直、平坦河道原始扰动的正反馈。点状浅滩:在曲流带内侧,由于沉积而形成的浅滩类型。它对于曲流迁移和沉积地层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滩后斜槽:通常在高水位河床的点状浅滩顶部、内侧边缘形成。卷状浅滩地形:一系列弯曲的地形框架,与移动浅滩和滩后斜槽相关的移动曲流回路。最深谷底线:水流最深部位的痕迹线(近似的,但不等同于高速中心线)。沙丘:背面具有崩塌表面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