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

关于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

ID:37656635

大小:33.7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27

关于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_第1页
关于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_第2页
关于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_第3页
关于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_第4页
关于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b79llqh关于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关于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作者:b79llqh【摘要】:本文从“死刑存废”这一持续百年之久的争论说起,在开篇表达我国现阶段应“切忌将死刑废除理想化,将死刑保留绝对化”的基本立场后,首先对死刑问题进行了基本考察。在此基础上,从死刑政策、立法规定、司法实践等方面对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秉持“限制死刑适用”这一理念,结合上文所作分析,对我国死刑制度的发展做

2、出了建议性思考,包括我国死刑制度的现实命运、未来命运,以及在现实命运下应将“限制死刑适用”作为务实之举,在未来命运下应为“彻底废除刑”做好准备等。【关键词】:死刑制度、存废之争、现状分析、发展思考【正文】:一、从死刑存废之争说起自1764年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首次鲜明地提出废除死刑的主张以来,死刑存废之争,已历经200多年。围绕着人的生命价值、死刑是否具有威慑力、死刑是否违宪、死刑是否有利于贯彻罪刑法定主义、死刑是否符合刑罚目的、死刑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等问题,在保留论者与废除论者之间持续进行着旷日持久、针锋相对的争斗。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范

3、围内的废除死刑运动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从而掀起了一股席卷全球的刑事政策运动与刑罚改革潮流。“时至今日,死刑存废问题亦已成为中国刑事法治领域的热点话题。”(注1)。国内部分学者主张采用“休克疗法”或“突然死亡法”,一步到位、立即、全部、无条件地废除死刑在我国的适用,而绝大多数学者则主张在继续保留死刑的前提下严格限制和控制死刑,并为此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规划构想和制度设计。笔者有幸拜读了其中部分学界前辈的经典论著,无论主存、主废还是限制论者,其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对学术研究的执著态度,都展示出了孕育深厚的学术造诣。依着从中吸取的精华和养分,笔者认为,现阶段探讨中国死刑的存废,应从辩证唯

4、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入手,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在对死刑问题进行基本考察,对中国死刑制度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后,做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切实可操作的、务实的选择,切忌将死刑废除理想化,将死刑保留绝对化。二、死刑问题基本考察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权的刑罚方法,又称生命刑或极刑。死刑亦是人类历史上应用最早的刑罚,在几千年的人类刑罚史上一直占据了刑罚体系的主导地位。与其它刑罚方法相比,死刑给犯罪分子带来的痛苦是最大的,具有无可比拟的严厉性;死刑一经实施,即无恢复原状的可能,具有绝对的不可逆性。(一)死刑的产生关于死刑的起源,学术界众说纷纭,诸如:死刑来自复仇、来自战争、起源

5、于原始社会的食人习惯、来自于原始社会的禁忌等。其中赞称“死刑来自复仇”者居多,笔者亦认为这种观点较为合理。正如马克思所说:“死刑是往古的以血还血、同态复仇习惯的表现。”(注2)但作为法律上层建筑的刑罚表现手段,追根溯源,死刑的产生亦是社会基本矛盾作用的结果。首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物质产品日渐增多并有了剩余,私有财产开始出现,进而产生了针对私有财产的掠夺与保护争斗,死刑以其威慑力在这种情况下便产生了,这是死刑产生的经济根源;其次,从社会根源看,“在氏族部落走向崩溃的历史阶段,国家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暴力机器,首先要对氏族共同以血复仇形态的死刑行刑权提出异议,把部落

6、首领或专司行刑权成员的职责予以废止,国家把追查并处决杀人犯等死刑行刑权交给专司其职的司法官。”(注3)这样以“以血复仇”为载体的“死刑”也就应运而生了。(二)死刑的现状“死刑并不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更不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越来越发达;相反,它是作为人类未开化时期继承下来的遗迹,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步走向没落的。”(注4)从经济的角度看,在长期大规模适用死刑之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限制、取消死刑与肉刑,便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从社会的角度看,民主政治取代专政制度意味着民主对专制的否定,直接摧毁了威慑刑赖以存在的政治基础和社会结构,法律不平等性的根

7、基被清除。与此相适应,基于保护等级特权的需要与法律的随意性而发生的死刑的泛滥,也将受到有效遏制。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各国对待死刑的态度并不一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1、完全废除死刑,亦称绝对废除死刑,即在宪法或法律中明确规定废除刑事法律中的死刑,或者在所有刑事法律中均无死刑规定。据统计,目前这样的国家共有81个。2、部分废除死刑,亦称相对废除死刑,即在法律中只规定对普通刑事犯罪废除死刑,对叛国或者政治犯罪、军事犯罪则保留死刑;或者宣告和平时期废除死刑,战时对某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