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定量宽松_政策的实质及对中国的影响

_定量宽松_政策的实质及对中国的影响

ID:37659815

大小:406.2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7

_定量宽松_政策的实质及对中国的影响_第1页
_定量宽松_政策的实质及对中国的影响_第2页
_定量宽松_政策的实质及对中国的影响_第3页
_定量宽松_政策的实质及对中国的影响_第4页
_定量宽松_政策的实质及对中国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_定量宽松_政策的实质及对中国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2金融论坛《财经科学》2009/7总256期“定量宽松”政策的实质及对中国的影响王东[内容摘要]在当前的国际经济与金融危机环境下,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扩大货币的发行量大规模增加对资本市场货币的供应,货币政策的重心向“定量宽松”政策倾斜。关于“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我国经济学界已经展开了广泛的热议。本文认为,对这一问题应据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构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进行更深入探讨,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此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关键词]“定量宽松”政策;特别提款权

2、(SDR);国际货币体制改革继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和1125万亿美①②③元的抵押贷款证券后,紧接着,3月23日美国又推出银行“解毒”计划,以处理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问题,其目的均是为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使货币政策的重心向“定量宽松”政策倾斜。随即“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在西方各国大行其道,西方货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波动进一步加剧。一、“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美国回购国债和回购“有毒资产”的行为,是通过扩大货币的发行量大规模增加对资本市场货币的供应,以及维持金融

3、业表面的稳定和流动性,是典型的④“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体现。这一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为了缓解货币市场流动性紧缩,有限度地对货币发行“松绑”,增加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扩充资本市场规模,加大流动性;政策的导向是,在金融与经济双重危机情况下,通过货币政策手段“激活”资本市场,并以此带动实体经济的恢复;政策的实质是,通过“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使货币当局“开闸放水”,成为开动印钞机大量发行货币的一种借口。今年以来美英等借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说辞来印钞票购买国债行为的实质,正是这一货币政策最核心内容的体现。

4、因此,“定量宽松”货作者简介:王东(1955—),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北京,100732),教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安全。《财经科学》2009/7总256期金融论坛43币政策被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是货币当局采取的一种“保护主义”政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性质有相近之处,同属于经济领域的“保护主义”,体现的是国家核心利益,而不是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全局理念。“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通常是在经济和金融状况恶化、降息空间没有余地、利率调节难以发挥显著作用时推行的一种政策。近年来,西方各国通过购买

5、各种债券向货币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这一干预方式与前期利率杠杆的“传统手段”不同,是货币政策的“非传统手段”。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当前西方国家的“定量宽松”政策是在前期“传统手段”效果不显著,甚至“失灵”的特殊条件下“极端”的选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欧洲、日本等西方国家陷入了实质性的全面危机,连续降息的宏观经济调控“传统手段”一度被西方各国频繁使用,但不仅至今效果仍不显著,而且降息的空间已经微乎其微了。利率杠杆的“传统手段”在用尽后,西方各国政策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少,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西方推行

6、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自然浮出“水面”,被多数专家和学者定论为当前西方经济与金融环境的产物。由此,一方面,不仅当前西方经济与金融恶化状况仍未改善,而且目前可供选择的刺激经济和活跃市场的“良药”已经不多,一旦连“定量宽松”政策都难以奏效,达不到政策目标,西方国家经济与金融形势将何去何从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当前西方国家经济与金融政策并非协调一致,“定量宽松”政策只是西方各国根据各自的现实经济与金融状况采取的中短期行为,一旦形势发生新的变化,西方各国经济与金融政策上的“摇摆性”将进一步体现,经济与金融政

7、策将有可能“迷失方向”。西方国家将如何协调经济与金融政策,能否在政策上达成共识令人怀疑。从某种意义上看,刺激经济的西方“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与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实质上的不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针对市场流动性萎缩注入的一剂“强心剂”,是应对经济和金融危机过程中任何举措都难以发挥作用的无奈之举。所谓的“定量”是发行货币的“定量”,货币发行的变量是依据货币的发行能否缓解危机的恶化,而不考虑潜在通胀的风险;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从宏观调控

8、的货币政策角度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消费,为经济的复苏注入活力,力度的调整是可控的,货币供应的变量是依据市场的发展变化而定的。二是政策导向的不同。“定量宽松”政策是货币当局通过印钞票扩大市场投放量,政策的导向是加速货币贬值,货币的发行量如果大幅度高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货币的贬值在一定的期间内将难以控制;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导向是推动货币信贷的积极性和消除货币投放存在的障碍,从而加快货币投放的规模和速度,并从银行自有资金或财政收入中拿出适量的资金有计划地向市场注入资金。三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