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及其应用

水泥厂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及其应用

ID:37660625

大小:295.2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7

水泥厂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及其应用_第1页
水泥厂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及其应用_第2页
水泥厂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及其应用_第3页
水泥厂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及其应用_第4页
水泥厂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及其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泥厂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及其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概述水泥厂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及其应用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潘炯水泥制造业是个高能耗产业,能源费用的支出在其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求降低能耗的生产方式和回收能源的办法。20世纪30年代初,人们发明了中空窑余热发电的生产工艺,利用窑尾的余热回收了大量的电力。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又相继应用了干法预热器和预分解窑水泥煅烧工艺,使水泥窑的烧成热耗大大降低,熟料的烧成热耗由过去的6700kJ/kg·el左右降到了现在的3140kJ/kg·el左右,窑尾的废气排放温度由过去的800℃

2、以上降到了400℃以内。虽然热效率提高了一倍多,但热利用率也只有55%左右,对此人们还在继续探索新的节能措施。70年代至80年代初,西方发达的国家和日本相继将水泥窑的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投入工业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尤其在日本该技术不仅在国内广泛采用,而且已出口到了我国的台湾、韩国和东南亚地区。1995年在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为促进中日双方合作,委托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向中国安徽海螺集团的宁国水泥厂无偿提供一套技术先进成熟的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和设备,用于4000t/d水

3、泥熟料生产线,发电机装机容量6480kW。1996年11月正式动工,1997年12月初开始单机试运行,1998年2月6日一次并网发电成功,在窑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发电机组运行正常,发电功率基本保持在额定功率以上。设计年发电量为4087万kW·h;吨熟料发电能力为33.8kW·h,实际运行的小时发电量为7000kW·h,吨熟料发电量为42kW·h。以年发电7440h计,年发电量5208万kW·h,扣除系统自耗电8%,年外供电量4791万kW·h,相当于吨熟料供电量为38.64kW·h,而原材料消耗成本不足0.02元/kW

4、·h。国内某厂2000t/d熟料生产线(4级预热器)配置的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全部采用国产设备,总的静态投资2000万元左右,设计发电机装机功率3000kW,设计小时发电量2800kW·h,即吨熟料发电量33.6kW·h,1998年初正式动工,1999年初一次并网发电成功,因对积灰的影响估计不足,锅炉受热面配置有一处偏紧,实际发电量为2400kW·h,但它为我国的水泥厂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国产设备的成功应用开了一条先河。从上述两厂的实际运行结果来看,在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线上配套建设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只是充分利用了水

5、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余热进行回收发电,对水泥的生产过程没有大的影响,只要适当调整一些操作参数,使水泥窑能稳定运行,该发电系统亦能稳定运行,且回转窑的运转率越高,发电成本越低。该技术的应用既可降低水泥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的电216能,缓解供电的紧张状况。二、冰泥厂中低温纯余热发电的特点及工艺流程在水泥厂,中低温纯余热发电与中空窑余热发电不同,有其特殊性。(1)首先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仅用在带预热器的窑上且完全利用其余热发电;(2)废气余热的品位比较低,废气温度一般在400—200℃之

6、间;(3)可利用的废气余热源在一个以上;(4)余热发电配置的热力系统相对较复杂;(5)热力系统的压力等级相对较低;(6)单位发电量的设备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大。因此,在系统的选择和配置、应用和投资分析上都是一个新的课题。中低温纯余热发电的基本工艺流程图见图l。图1某水泥厂余热发电工艺流程三、发电规模的确定要确定余热发电的规模首先对工艺系统的余热量进行核算。一般来说余热量取决于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对于同一种生产规模若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不同,那么余热量也有较大的差别。一般中低温纯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回收分为两部分:其一是窑尾

7、预热器出口的废气余热;其二是窑头冷却机出口的废气余热。对于窑尾余热一般生产工艺考虑出预热器的废气余热部分回收作为原料磨的烘干热源,多余部分经增湿除尘后排放。若增加余热回收装置,不能只简单地回收多余部分的废气余热,而要与原料磨系统综合起来考虑,尽可能将高温废气提供给余热锅炉,而将余热锅炉的排气送给原料磨,这样余热锅炉可以利用较大的温差生产蒸汽,回收的热焓高,锅炉的受热面小,耗钢量小,产汽的压力等级相对较高,有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我们曾对某厂窑尾的余热回收作过比较,其结果表1。217裹1窑尾余热回收情况出cl筒废气部

8、分进出cl筒废气先进序号比较内容原料磨部分进锅炉锅炉后进原料磨进原料磨的废气温度£(℃)4202202进原料磨的废气口(m3/h571000150000进原料磨的废气热焙H(k2/h)447×l旷456xloT4进余热锅炉的废气温度t(℃)420进余热锅炉的废气量0(m3/h)79000】500006出余热锅炉的废气温度l:(℃)260余热锅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