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光学专题实验

波动光学专题实验

ID:37661983

大小:900.01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5-28

波动光学专题实验_第1页
波动光学专题实验_第2页
波动光学专题实验_第3页
波动光学专题实验_第4页
波动光学专题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波动光学专题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章波动光学专题实验光学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其他应用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也是当前科学领域最活跃的前沿阵地之一。光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墨经》中记载了许多光学现象,例如投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西方的欧几里德(Euclid,公元前330-275年)所著的《反射光学》研究了光的反射。光的本性是光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微粒说和波动说两种理论的争论构成了光学发展史中最具魅力的风景线。波动光学的体系初步形成于19世纪初。1801年托马斯·杨(ThomasYong)圆满地解释了薄膜颜色和双缝干涉现象,并第一

2、次成功地测定了光的波长。1819年菲涅尔(A.J.Fresnel)实验观察到光通过障碍物后的衍射图样,并补充了惠更斯原理,形成了人们熟知的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圆满地解释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以及光的直线传播等现象,奠定了波动光学的基础。此后,麦克斯韦(J.C.Maxwell)、赫兹(H.R.Hertz)等人进一步完善了光的电磁理论。波动光学是现代激光光学、信息光学、非线性光学和应用光学的重要基础。光的波动性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本章将就光的这三种现象分三个专题进行实验研究。§8.1干涉测量专题光的干涉是重要的光学现象之

3、一,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实验依据。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相位差恒定的相干光在空间相交区域将会发生相互加强或-7减弱现象,即光的干涉现象。光的波长虽然很短(在10m量级),但干涉条纹的间距和条纹数却很容易用光学仪器测得。根据干涉条纹数目和间距的变化与光程差、波长等的关系式,可以推出微小长度变化(光波波长数量级)和微小角度变化等,因此干涉现象在照相技术、测量技术、平面角检测技术、材料应力及形变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223实验F1迈克耳孙干涉仪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和菲涅耳圆盘衍射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在19世纪科学家的思想里,波必须依靠介

4、质才能传播(类似于声波)。于是人们设想光之所以能在真空中传播是因为真空中存在一种看不见的神奇物质“以太”。为了探测以太的存在,迈克耳孙进行了7年的耐心实验,1887年,迈克耳孙(AlbertAbrahamMichelson)和化学家莫雷(E.W.Morley)合作,设计出一台精密的干涉仪(即迈克耳孙干涉仪)来观测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但实验结果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结论。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彻底否定了“以太”的存在,认为光在真空中传播并不需要介质。迈克耳孙干涉仪在近代物理学和近代计量科学中,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20世纪6

5、0年代激光出现以后,各种应用更为广泛。用它可以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研究光谱线的超精细结构,精密计量检验光学零件的偏差,测定光波波长、微小长度、光源的相干长度;还可以测量气体、液体的折射率等。作为一个经典的近代物理实验,迈克耳孙干涉仪是物理实验教学中学习干涉仪调整、研究各种干涉现象以及训练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基本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迈克耳孙干涉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调节和使用方法。2.通过观察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白光干涉和非定域干涉现象,加深对干涉原理的理解。3.测量He-Ne激光的波长。4.测量钠双线的波长差。实验仪器迈克耳孙干涉仪,

6、He-Ne激光器,钠光灯,白炽灯,针孔板,毛玻璃屏,扩束镜。实验原理1.迈克耳孙干涉仪迈克耳孙干涉仪是根据分振幅干涉原理制成的精密仪器。如图F1-1所示,其224光学系统由两个表面镀有金属膜的反射镜M1(6)和M2(8)以及两块厚度和材料都相同的平行平面玻璃板G1(9)和G2(10)组成:M1装在导轨(5)的拖板上,可前后改变其位置;M2被固定在与导轨垂直的方向上;G1(分光板)的下表面镀有半透半反膜,作用是将入射的光等振幅地分为反射和透射两束;两束光经过反射镜M1和M2反射回来后相遇、干涉;通过导轨移动M1,可调节干涉光束的光程差;G

7、2为补偿板,其作用是补偿M2镜反射光相对于M镜反射光在分光1.调平螺丝2.铸铁底座3.精密丝杠14.机械台面5.导轨6.可动反射镜M1板中的光程差,详见“迈克尔7.调节螺钉8.固定反射镜M29.分光板G1孙干涉仪的工作原理”部分。10.补偿镜G211.读数窗12.齿轮系统13.机械台面(4)固定在较重粗调手轮14.水平方向的拉簧螺丝的铸铁底座(2)上,底座上有15.微调鼓轮16.垂直方向的拉簧螺丝三个调节螺钉(1),用来调节图F1-1迈克耳孙干涉仪台面的水平。在台面上装有螺距为1毫米的精密丝杠(3),丝杠的一端与齿轮系统(12)相连接。

8、转动粗调手轮(13)或微调鼓轮(15)都可使丝杠转动,从而带动丝杠上的拖板实现反射镜M1沿导轨移动。M1镜移动的位置与移动的距离可从装在台面一侧的毫米直尺(图中未画出)、读数窗(11)及微调鼓轮(15)上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