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与互联网的博弈与共存

报纸与互联网的博弈与共存

ID:37671404

大小:3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8

报纸与互联网的博弈与共存_第1页
报纸与互联网的博弈与共存_第2页
报纸与互联网的博弈与共存_第3页
报纸与互联网的博弈与共存_第4页
报纸与互联网的博弈与共存_第5页
资源描述:

《报纸与互联网的博弈与共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发表文章报纸与互联网的博弈与共存2006-05-29 09:23:35大 中 小  有报道称,2008年将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新闻内容上进行博弈和较量的一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为网络媒体的突破提供了难得机遇。网络媒体将在这一年实现内容上的重大突破,并一举占据主导地位。如果说奥运报道将是多媒体的一场新闻大战,报纸在这场大战中将甘拜下风。网络的优势决定了他生存壮大的理由,不仅进入门槛低、不受刊号限制、没有纸张和印刷及发行费用,而且,内容来源多样,既可以用传统媒体的内容,又可以是网民自己创造的内容。但这些并不能说明报纸将消失,因为报纸是新闻的最大提供商,庞大的新闻内

2、容这一核心竞争力不可小觑。这种情况下,或许我们需要表述的是:报纸即将进入“微利时代”。网络凭借新载体仅仅是要从报纸的泛传播中切除一块蛋糕而已。在这场博弈即将来临之时,报纸应该看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充分做好应战的准备,为自己赢得与其共存的机会。博弈一:互联网抢走了报纸的年轻读者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一项调查显示,互联网对报纸读者的影响只有2%左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到了2004年,一项针对北京市场的调查给出了让人震撼的数字:北京只有1/3的人阅读报纸。其中,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有11%的人已不阅读报纸。而且,北京综合性报纸读者的平均年龄

3、已超过41岁,报纸读者的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有报道称,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经高达1.2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并且在这1.2亿网民中有超过60%属于30岁以下的年青人。无可否认,随着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阅读和消费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统媒体的生存。博客沃尔多·加奎斯(WaldoJaquith)甚至认为,30年后报纸将死亡,因为30年后,目前那些“死硬派”读者将都去世。①虽然有些危言耸听,却也并非空穴来风。在第12届世界编辑论坛上,发布了《2005年报刊编辑部趋势》,其中披露这样一组数字——  在美国,18岁~24岁的读者中只有

4、17%的人认为读报是重要的。世代媒体研究机构(GenerationalMediaStudy)是拥有1235名受访者的美国在线调查。在全美范围内,对三个年龄组的人进行了抽样调查:  在35岁~54岁组,38%的人表示阅读报纸是他们每天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18岁~24岁组中,只有17%的人这样认为。  在35岁~54岁组,所有的人都喜爱读报并相信报纸。在18岁~24岁组,50%的人相信报纸上的新闻。  由于年轻读者的流失,不少广告商开始远离印刷报纸,走向电视、网络;印刷报纸的广告收入下降后,订阅价格和零售价格就不得不上涨。这样一来,为了看报纸心甘情愿多付钱的读者越来

5、越少,陷入恶性循环的报纸即使办得再好,也可能难以为继。博弈二:报纸不再无偿提供新闻内容2005年11月1日,“2005年中国都市报研究会总编辑年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二十余家报社的总编、社长们在年会上“悲壮”地发布了《南京宣言》。《南京宣言》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不再容忍商业网站无偿使用报纸新闻产品,“全国报界应当联合起来,积极运用法律武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改变新闻产品被商业网站无偿或廉价使用的现状”。作为都市报研究会,出台这样的的宣言并不是没有理由,会长席文举说,“报纸成了商业网站的垫背”。而今天,成长起来的网站又开始蚕食报业的市场。但是,新闻

6、永远不死,无论网络怎样将传统媒体的核心功能融为一体,他也仅仅是载体的一种。而报纸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新闻、信息内容提供商。所以,《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明说,“只有掌握更多的内容资源,成为强大的内容提供者,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提出,未来的竞争,是集团与集团的实力抗衡,是集团化后新闻资源上实现共享。但现在,报业之间在新媒体面前显得支离破碎,“不讲规则”使传统报业的认识远达不到集体向网站供销内容这一高度,使得报业成为网站的廉价打工者。正如吴海民所说,各家报纸都热衷于借助网络显示自己的存在。  传统报纸在这场与互联网的争夺战中可以说是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在内容传

7、播的即时性、版面容量的丰富性等内容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它是无法与网络媒体相匹敌的,而令人更为忧心的是很多报纸对于正步步紧逼的新媒体还缺乏应有的警觉,几乎都是处于一种消极防御的状态。虽然目前国内的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还是一种相安无事、互不干涉的状态,但阅读习惯受到冲击的同时,实际上新旧阅读产业在经营模式上的防御与争夺就开始了。  博弈三:报纸成为“内容经营商”吴海民在《媒体变局》一文中谈到未来三年报纸与网络的博弈时,对2006年的预测中有这样一段话:“报纸将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萌昧状态猛然醒悟,蓦地发现,用自己的内容资源喂养大了的网络媒体,未来竟然可能是自己的掘墓人

8、。部分报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