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清静归一功

峨嵋清静归一功

ID:37673753

大小:3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8

峨嵋清静归一功_第1页
峨嵋清静归一功_第2页
峨嵋清静归一功_第3页
峨嵋清静归一功_第4页
峨嵋清静归一功_第5页
资源描述:

《峨嵋清静归一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功法百家:武林秘芨峨嵋清静归一功峨嵋清静归一功(下观法、上视法)一、清静归一下观法(一)坐忘法姿势正坐——臀坐木凳或木椅,两脚平行约与肩宽,两膝屈约为90°,目帘下垂,双目微开一线之光或闭目,视角向下约45°,舌抵上腭,垂肩含胸。手的握法,为太极印,两掌虎口交叉,右手拇指贴在左手内劳宫六,其余4指自然依附左手背上,两掌心朝下(右上左下),置于丹田外成盘腿之上。也可将双手分置两膝上。坐椅者不可靠椅背。此势较适宜于初练功者。自然盘——自然盘腿,坐于蒲团或棉垫上,功深者可坐平石板上,其它咨势与正坐相同。此势较适宜于初练功者。单盘——单腿盘坐。其它姿势与正坐相同。跨鹤坐(又名真武坐)——左腿踡盘

2、,脚心朝天,置右大腿内侧基底1/2处,右腿微屈140一170°。累后可左右互换。靠前屈伸腿脚的势,左右摆动定位放置调节身体的平衡。其它姿势与正坐相同。此势体弱者或妇女较为适宜。金刚坐——左或右脚跟最好轻触会阳部,或置于阴前,右式左脚后跟放在右小腿远端l/3处,双脚心朝天。此势初练功者较适宜,其它姿势与正坐相同。双盘——先盘左腿,将左腿踝关节部置于右大腿股上腹股沟前,次将右腿于左腿外依法而盘,成左内右外两腿叠交式。两脚心务使朝天,否则练功时膝部或踝部易受损伤,并且大腿易麻妨碍练功。其它法如正坐。此势久练功者适宜。呼吸呼吸要求达到深、长、细、柔、缓、绵。最初练功,要求自然呼吸,即正常呼吸稍加

3、深一点,也可不加深,如平时呼吸。待练一段时间后,呼吸会自然加深。意念姿势调好,呼吸调匀之后,集中意识,双眼微开一隙,此称为一线观法,适宜于初练功者,或轻闭双目,称为闭眼观法,适立于初练功者或久练功者;或双目开睁自然,称为开眼观法,适宜于久练功有索者,难度较大。视线皆向下成45°角向两膝之间或两膝间稍前,即旧说的“牛眠之地”,默默地观照那一团地方,要不松、不紧、不盯,不管闭目或睁眼,均不能视地。此时可见有色之光。因每人的潜在机能不同,见光也会有快有慢。在观“牛眠之地”时。虽然那地方空无一物,但在入静状态下,会很自然地反应出脏腑气脉的盛衰情况,大约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每人的气脉阴

4、阳不同,所视之色亦有区别。大多数人先看到“蒙蒙如雾”的淡淡白光,或间杂出现如天空星际闪烁的小小亮点,或观见各种颜色变幻。五色当中以白色为纯正,紫色为吉正,金光为高正。久久锻练,各种颜色退尽,只见白光,由淡雾状逐渐进入到“月光皎洁”的景境,仿佛中秋明月悬照眼前下方。继将意念集中与远处合而为一,遵“光即是我,我即是光,光我合一,我光币二”的默念口诀,则自觉皓月当空,遍体清凉,爽意神怡,烦躁顿消,宠辱皆忘。此时已至清净境界,但尚未入消静境界。继续练下去,则连皓月当空的感觉也不复存在,自身、天地皆不存在。此为坐忘阶段,亦为清静境界之初步。收功何时不想再练即可收功。收功时,双目微转,微摇头颈,次则

5、微动几下肩、手,然后叩齿36次,鼓漱津液36下,分3次缓慢吞咽以意送下丹田,再慢慢地睁开双眼,以使集中的心神分散,继则可以用手按摩一下头和脸部,最后再下坐走动或散步,或拍打几下腰腿部。高血压患者可用指尖沿头前部向后捋划,止于风他穴、风府方式项下。收功时拆盘,即把盘着的腿打开后,初练者双腿酸麻。此时要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让腿的麻劲自然消逝后再起身散步活动,接着可练习动功。腿麻的过程中,越动则麻之越厉,越感觉难受。练坐时腿部气血受挤压于气街以上,双腿因气虚即致酸麻,拆盘后大量气血很快下注使冲两腿麻感加剧,右不动时气血缓缓涌向双腿脚,则可毫无酸麻之感。注意事项(1)各种坐姿均要求做到坚脊、含胸。

6、竖脊即将脊骨调解自然正直,否则为硬挺强直,腆胸叠肚,达不到放松的要求;又不可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否则失去重心中正不倚的要领。其方法是把双肩尖微拾高2—3分,与含胸自然结合起来。含胸即将胸稍内含些,可以把两肘尖微向前开张成与身体呈一条直线。竖脊、含胸须视为统一性的整体,才能正确完成姿势。前胸、后背配合得体才能丹田气下沉不浮。要求提耳根劲(稍收下颌),含胸竖脊,百会朝天,百会和会阴在体内成一条直线,身体的脊椎骨象宝塔一样一节一节地上下基本为直。(2)开始观光会出现一会儿青,一会儿赤,一会儿黄,—会儿紫的色彩转换;或一边无光,一边有光等现象。出现之光可能会左出右涌,上下游移,有的可能出现中心开

7、花或由外向中心合拢现象。此时意念绝不可被光色牵动,要做到有光不喜,无光不急,何去何从,任它来去,不追不究,不领不引,不顶不牵,自然显现,毫不追求,始终平淡无奇地观照着“牛眠之地”。出现上述现象多为气机无敛所至。可据光色反应,推断人体脏腑阴阳虚实状况。功夫深些,又可以据此脏腑机能活动反应而诊察别人之疾。(3)练功时要一心一意地观视眼前之光,一时看不到不要着急,坚持探寻究竞,凡达到入静状态光色自然呈现,先天潜在机能深厚则入静较快。反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