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香山海岸保护区经营及

新竹市香山海岸保护区经营及

ID:37674890

大小:32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8

新竹市香山海岸保护区经营及_第1页
新竹市香山海岸保护区经营及_第2页
新竹市香山海岸保护区经营及_第3页
新竹市香山海岸保护区经营及_第4页
新竹市香山海岸保护区经营及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竹市香山海岸保护区经营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竹市香山海岸保護區經營及濱海生態休閒區規劃設計計畫緣起新竹市政府為積極展現以「環境保護」及「資源永續利用」為前題的海岸環境經營管理決心,分別於1998年6月及2000年7月,邀集了地方居民、里鄰長、環保人士、民意代表、農會、漁會代表,及國內外有關地理、海洋生態、海岸工程、環境景觀、經濟、社會等領域的學者專家多人,先後舉辦了第一屆及第二屆「新竹市濱海地區永續經營研討會」,呼應1998年的國際海洋年,更於第一屆會議中,由與會人士共同簽署了第一份由台灣官方正式發表的「新竹市海洋海岸保護宣言」,作為往後新竹市海岸發展的重要依歸。為落實「新竹市濱海地區永續經營研討會」中所達成的未來

2、發展共識與願景,新竹市政府於1999年6月完成「海山漁港休閒漁港規劃」,並於2000年6月完成「新竹市海岸環境檢驗調查及整體特色規劃」,作為新竹市海岸發展的基本藍圖與主要計畫。新竹市的海岸線依曲線測量為19.35公里,直線測量14.25公里,平均值為16.8公里,統稱為17公里海岸線,其間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自然景觀和人文資產,具備產業經濟、教學研究、及發展生態觀光事業的雄厚潛力。針對新竹市濱海資源,林政則市長提出「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規劃案,整合新竹市海岸線的各種自然及人文資源,希望發展成國際級的海洋觀光區,為地方注入經濟動力。面積僅104平方公里的新竹市,地

3、形豐富,有山有水的、靠山也靠海,其中海岸線更長達17公里,這種得天獨厚環境,使得新竹市在發展休閒觀光上取得有利的條件。新竹市的海岸線北起南寮里,南至南港,長約十七公里,屬離水堆積海岸,上千公頃的潮間帶是北台灣最大的海濱溼地,孕育了大量的蝦蟹螺貝類,並擁有漁港風貌、紅樹林公園、賞鳥區、沙灘區、風帆運動區、自行車步道,其間加上市政府積極推動的風力發電廠、海水淡化廠和客雅水資源處理中心,將使全區具備生態資源、產業經濟、教學研究及環境品質指標等多重價值,不但有助提升在地生活品質,更充滿發展「無煙囪」旅遊事業的雄厚潛力。林政則市長以增闢休閒環境為重要施政目標,提出「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

4、生態休閒觀光帶」計畫,以「觀光休閒」及「自然生態」兩大主題貫穿,在新竹市沿海初步集思廣義擬定設計了24處旅遊景點,希望把新竹市海岸線開發成國際級觀光帶,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這項構想恰與中央政府提出的「觀光客倍增計畫」及「水與綠建設計畫」相吻合。預計完工後的「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將包括帆船運動公園、南寮休閒舊港、新竹漁港複合遊憩中心、環保休閒公園(含海水淡化廠及烤肉區)、新竹市苗圃、海灘區(含玻璃水族館或活魚儲運中心)、大腳丫公園、環保科技展覽園區(含環保局辦公大樓)、海天一線觀景區(飛灰堆置高地)、港南濱海風景區、港南運河、金城湖賞鳥區、紅樹林公園、客雅水資源

5、處理中心、香山濕地自然生態區、美山蔚藍海岸區、海山漁港(含休憩及飲食活動)、鹽港溪口南岸區、南港半月型白沙灣、風力發電廠、五座自行車道特色大橋及南寮漁港至海山漁港藍色海路等景點,全區串連成帶狀行程,提供多元化、多面向的美食、美景、遊憩、運動及文化巡禮等休閒功能,成為全台灣知名的觀光休閒基地。計畫目標本計畫為實踐「新竹市海岸環境檢驗調查及整體特色規劃」及「海山漁港休閒漁港規劃」之作業成果,並實踐1998年之新竹市海洋海岸保護宣言的基本精神,讓新竹市海岸的發展邁向永續經營的世界性潮流。本計畫的執行目標包括下列要點:目標一:保育北台灣最大潮間帶,為後繼新世代保留新竹市歷史性的自然

6、地景。目標二:確保國際性野鳥遷徙路徑上之重要棲地,立足世界生態版圖新成員。目標三:發展生態觀光,實現生態休閒海岸的基礎架構,為新竹市海岸永續發展樹立標竿。在人文環境方面:一、產業活動變遷新竹沿海一帶,居民的產業活動與濱海環境的變遷,有著息息相關的脈動。從早年拓墾居民半魚半農的產業活動方式,歷經極盛一時的捕魚作業,到目前漁業資源漸趨枯竭,轉以運銷大陸漁獲的經營形式,在在見證海岸及海域資源的演替及全球性的經濟趨勢,均緊密牽動濱海地區產業活動的轉型與變化。新竹市濱海一帶歷來的產業型態演進,分別敘述如下:〈一〉半漁半農的維生方式新竹市濱海一帶位於新竹平原農業土地利用的外緣,出墾的居

7、民大多過著半魚半農的維生方式。來台較早的宗族,多少具有兼業漁民或鹽農性格,即使是以農維生的居民,為了維生的需要,仍然得學習簡單的捕魚技能。以大宗族而言,族人大部分皆具備牽罟、牽魚栽及其他沿岸漁業、曬鹽等向海性的謀生技能。以佃農聚集的雜姓村,除以農為業,也偶而牽罟兼放綾仔,以補貼生活所需。直到1952年代〈民國41年〉,本區仍呈現以農為主已漁為副的產業活動型態。〈二〉沿岸漁業之發展早年新竹市海岸為由北到南一連串的的濱外沙洲、沙嘴及其所圍成的潟湖生態區。潟湖生態區的生態量極為豐富,是從事漁撈事業極佳的地點。日據時期,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