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法律属性

经济的法律属性

ID:37678135

大小:4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8

经济的法律属性_第1页
经济的法律属性_第2页
经济的法律属性_第3页
经济的法律属性_第4页
经济的法律属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的法律属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货币的经济法属性摘要:货币不仅是一种现实财富,具有一般物和资本的两种属性,而且货币本身就是一种法权关系的体现,也更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干预宏观经济的重要介质。从货币与公平、货币与平等以及货与财产的关系等角度发现,并肯定货币的经济法属性,将有助于揭示经济法的本质内涵。关键词:货币;金融法;经济法;法律属性通说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交换发展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①。虽然马克思对于货币概念的精准归纳和定义已经成为学界通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货币的多角度认识和思考货币以及货币现象背后的法律意味。在肯定货币作为金融活动的基本载体与基本要素这一前提下,在时间的长河里货币本身也是一个不断

2、发展的法律现象,并且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这样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不断轮回中更新着自己的内涵。一、货币财富的私权属性从私法角度来看,货币为一种现实财富,具有一般物和资本的两种属性。弗里德曼将货币看作是个人或者厂商的收入大于支出时,拟短期持有的资产,并将其称之为“购买力的暂时居所”[1]。人们之所以“使用货币作为购买力的暂时居所,其理由是他们预期在不久的将来接受一种可以再生产的财货之交货,或者是因为他们需要一种把购买力转移到较为遥远与无定限的未来之媒介物”[2]。相对于经济学家的晦涩,法学家们则直截了当地指出:货币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种类物而已[3]。作为特殊种类

3、物的货币,自然具备一切物的本质特征。首先,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特殊的种类物,货币赋予其持有人现实购买力———虽然货币本身不是请求权,但是货币可以赋予持有人以货币的名义来主张类似请求权的权利[4]。这种权利被表述为,货币就是对财富的要求权(Claim)。正如英国学人A.C.L.戴所说:“货币的真正意义是其持有人可用以购买任何事物的要求权”[1]。即在不同的交易场合,货币表现为不同的权利形态:在公共交通、自动售货系统货币就是一种请求权,手无法拒绝交易;在协商选择性交易的情形下,货币也是一种请求权,但交易对手可以选择是否交易;在偿付债务等场合,货币仅仅体现为一种支付手段,作为他人债权的标的存在;不同

4、于债权的地方在于,此种请求权的产生并非源于债的关系的确定存在,可以向任何人提出,或者用以偿付任何债务。7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现代货币属性却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在保留价值尺度、支付工具、流通手段、储藏手段以及世界货币等传统职能的同时,货币的投融资功能变得日渐突出,其职能的重心也发生了变化:“现代货币的主要职能不是交换与储藏,主要充当增值的手段。”货币的这种财产性格的变化,使得“货币除以前的使用价值以外,还有了‘作为资本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5]货币就其固有使命而言,原本只是交换的媒介物,而不是资本,此时的货币依然没有脱离传统民法上物的基本含义;然而,当“货币在作为收益的目的而

5、被使用的时候,即是为了购入其他的资本或附利息借贷的目的所使用的时候,便成为了‘资本’。”[5]显然,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物和作为资本的物的含义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作为一般种类物的货币是以其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作为其权利存在的目的和终结,其本质在于消费;而作为资本的货币则是以其所有权的处分作为其权利延续与发展的起点,其功能则主要在于通过自身运作而创造衍生财富②,其本质在于投资或改变财富的存在形式。对此,马克思曾有精辟的论述:“凡是我作为人所不能做到的,也就是我个人的一切本质力量所不能做到的,我凭借货币都能做到。因此,货币把这些本质力量的每一种都变成它本来不是的那个东西,即变成它的

6、对立物。”[6]同时,马克思的这一分析似乎印证了现代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所有秘诀:即将所有的原来的本质属性以及危险隐去,而借助一种货币化了的证券来投放到资本市场供人们选择。最后,货币对其持有人的影响。货币使其持有人获得了某种人格上的自信:“货币的力量多大,我的力量就多大。货币的特性就是我的———货币占有者的———特性和本质力量。”[6]对于货币这种改变一切的魔力,马克思更为坦白:“对于个人和那些以独立本质自居的、社会的和其他的联系,货币也是作为这种颠倒黑白的力量出现的。它把坚贞变成背叛,把爱变成恨,把恨变成爱,把德行变成恶行,把恶行变成德行,把奴隶变成主人,把主人变成奴隶,把愚蠢变成明智,把

7、明智变成愚蠢。”③这不仅是马克思对于货币巨大社会影响力的肯定,也可以看作是它对货币和自由关系的某种暗示。二、货币蕴含的公权关系货币本身就是一种法权关系的体现。无论从货币的发行、持有、使用以及跨国使用等环节来看,货币的生命周期中无处不体现出各种权利关系的博弈和影响。只有当货币切实控制在其持有人手中,而为其所能完全处分时,货币大多体现出一种私权关系。但在更多的情况下,货币背后所蕴含的公权关系始终与货币如影随形。7从货币的演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