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仓、室町时期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镰仓、室町时期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ID:37678288

大小:756.0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8

镰仓、室町时期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_第1页
镰仓、室町时期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_第2页
镰仓、室町时期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_第3页
镰仓、室町时期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_第4页
镰仓、室町时期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镰仓、室町时期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3期总第189期镰岔、室町时期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徐静波(上海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上海200430)[内容摘要]成立于战国后期的El本茶道(初期称为“荼汤”或“佗茶”),虽然在形式上与南北朝时的“婆娑罗寄合”这种喧闹、奢靡的饮茶之风迥然不同,甚至与室町幕府的将军所举行的茶会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禅的精神的融入,正是对“婆娑罗寄合”的一种反省与反动,而室町幕府茶会中的“唐物数寄”、以建盏天目茶碗为代表的“茶具足”和“书院座敷”这三个基本文化元素,是后来日本的荼道得以成立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书院座敷”构成了茶道得以展开的基本空间,“茶具足”是茶道得以进行的基本器

2、具,而“唐物数寄”则是使整个茶道活动充满了优雅文化气息的基本组成。[关键词】日本荼道;茶会;饮茶文化[中图分类号]G1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93(2008)03—0019一09[收稿日期]2008—08一05【作者简介]徐静波(1956一),男,上海市人,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本文的日本茶道,主要指的是起始于村田珠光(1423—1502)、又经武野绍鸥(1502--1555)的发展、最后完成于千利休(1522R1591)的最初称为“佗(准确的日文汉字是“佗”,亦可用“佗”字)茶”的“茶汤”。茶道这个词的诞生是相对比较晚近的事。“佗”在日文中的解释有三种,一是“烦

3、恼、沮丧”;二是“闲居的乐趣”;三是闲寂的风趣¨J。茶中的“佗”,主要取第三种释义。“佗”字古汉语中也有,意为失意的样子(见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现已不用。在日语中,原本也是失意、沮丧的意思,后来在连歌中渐渐演变为一种闲寂的美,与茶联系在一起,就使茶上升到了一种空灵的哲学境界。顾名思义,“佗茶”应该是一种具有闲寂情趣的饮茶文化,注重内心的宁静和愉悦,体现了对自我、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既比较完整地包含了日本人的价值观,也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它的核心精神之一便是禅。这样的饮茶精神及相应的作法、礼仪规范大概就可以称之为茶道。日本近代美术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冈仓天

4、心(1862—1913)在用英文写成的《茶书》(TheBookofTea)中称茶道是一种审美的宗教,它不只是具有审美的意义,而且还包含了宗教、伦理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它在日常的俗事中找到了一种审美的价值。“茶汤(即后来的日本茶道——引者)是禅的仪式的发展”,“正是这种发源于中国的禅的仪式发展成了15世纪的日本的茶汤”④。可以不夸张地说,日本茶道是禅宗精神在饮茶程式和礼仪上的一种表现。当然,日本茶道的基本元素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禅,事实上,它的最终形成,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倘若没有镰仓时期荣西等人正式将饮茶习俗传来并在各阶层推广普及,以及没有室町时期上层社会茶会活动的兴盛,“佗茶”即茶道自然不可能突

5、兀而起。学界对于完成于千利休的①见冈仓天心<茶书》第一、第二章,村冈博日译本,岩波书店1991年。·19·万方数据茶道已经多有论述,但对于此前的日本饮茶习俗或茶文化,似乎尚未引起充分的注意。本文拟对这一部分加以论述,目的在于阐明前期茶文化或饮茶习俗的展开与日后茶道形成的关系。茶文化自中国大陆传人日本,大抵经历了平安初期(9世纪前期)与镰仓前期(13世纪初)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是通过随遣唐使入唐的僧人传来的,其中有确切记载的是藤原绪嗣在840年完成的792~833年间的编年史《日本后记》中对于同仁六年(815年)四月癸亥嵯峨天皇(786—842)到近江国滋贺巡幸时,在梵释寺受到曾在唐居住50年

6、的大僧都永忠亲手煎茶奉献的史实。其他有文献可以稽考的还有最澄、空海等高僧的事迹。在平安前期的三大敕撰诗集《文华秀丽集》、《凌云集》、《经国集》中也不时可见吟咏茶的诗句。但是这一阶段的茶文化传播,只延续了几十年便淡出了历史。这是因为,在茶文化传来后的差不多半个世纪里,其传播的范围一直局限于王公贵族的层面和都城及周边的部分寺院,不要说普通民众,对于地方上的豪族和僧侣几乎也是陌生的物品,传播(包括种植和饮用)区域的狭小,影响了它在民间的渗透性。另外,接受茶文化的上层贵族僧侣,主要也是将其视作高人雅士的风雅情趣,也就是说更多的是注重它的精神层面的价值,而未能将其融化为本民族的生活习俗,限于当时日本文化

7、发展的水准,日本方面主要是被动的吸收和模仿,而未能根据本土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改造,也就是未能进行民族性的同化,再加上其他诸原因,这一阶段的传播,不久便销声匿迹,在日本人的饮茶史上出现了将近三百年的断层。因此,这一阶段的饮茶史,几乎对于日后的日本茶道没有影响。基于上述理由,本文论述的日本前期饮茶习俗,主要涉及镰仓和室町时期。一、镰仓时期饮茶文化的传来再一次地将茶传入日本,不仅广泛种植,并且著书宣传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