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_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_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ID:37679667

大小:1.96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8

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_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_第1页
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_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_第2页
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_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_第3页
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_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_第4页
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_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_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2期沉积学报Vol.29No.22011年4月ACTASEDIMENTOLOGICASINICAApr.2011文章编号:1000-0550(2011)02-0254-09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①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乔淑卿石学法白亚之熊林芳朱爱美刘焱光方习生(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摘要利用元素分析仪对2007年获取的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进行了有机碳、氮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站位有机碳大体上的分布为,表层沉积物中TOC含量≤底层悬浮体中

2、POC含量<表层悬浮体中POC含量;依据表层沉积物中TOC、TN含量和悬浮体中POC的分布,研究区可划分为5个区,依次为莱州湾西部靠近黄河口区(Ⅰ和Ⅱ区)、莱州湾南部(Ⅲ区)、莱州湾东南部(Ⅳ区)和莱州湾北部(Ⅴ区)。Ⅰ区位于清8分汊口外,以POC、C/N值高和TOC、TN值低为特征;Ⅱ区位于现代黄河口近岸区域,以TOC、TN、C/N值高和POC值低为主要特征;Ⅲ、Ⅳ和Ⅴ区位于119.5°E以东的区域,这些区域POC值较高,而TOC、TN和C/N值较低。各区POC、TOC、TN的含量和分布主要受河流排放、排污口输入、海洋生物生产力和沉积动力环境的影

3、响。关键词沉积物黄河渤海悬浮体有机质物源第一作者简介乔淑卿女1979年出生博士后海洋沉积学E-mail:qiaoshuqing@fio.org.cn.通讯作者石学法E-mail:xfshi@fio.org.cn中图分类号P593文献标识码A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平均每年携带大约1.1×有机碳浓度与悬浮体含量的关系和黄河年均入海有9[9,10]10t泥沙进入海洋,占世界河流入海沉积物的5.5%机碳通量进行了阐述;Cai进一步利用有机碳同[1]左右。黄河入海泥沙中有机碳含量介于0.16%~位素和悬浮体中有机碳含量等参数对黄河口区有机0.74%,其每年入海

4、的颗粒有机碳通量大约为1.76碳的来源、分布的季节性差异和黄河入海后的运移方66[2]×10~8.14×10t,占世界入海河流总有机碳的式做了详细的研究;Yuan等、刘立芳等、张龙军等[2,3]0.4%~1.9%。黄河携带的陆源有机碳进入海对近年来黄河入海水沙大幅减少情况下黄河口底质洋后,受多种动力因素影响在中国东部海区扩散,其沉积物和悬浮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如粒影响范围不仅包括渤海和黄海,甚至还对东海和邻近度、盐度、悬浮体浓度、浮游植物等)进行了研[11~14]的西北太平洋等海域的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究。上述研究均表明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

5、悬[4~6]响。对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有机碳组成和分布的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布受到物源供应量和沉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区域有机碳的来源和黄河入海物积动力环境的影响,但两者在近年来都发生了巨大的质的影响范围,深入认识有机碳在黄河口及邻近海域变化。黄河、小清河等河流入海泥沙从20世纪下半的传输和演化。叶开始明显下降,而携带入海的污染物逐年增[15~18]近30年来,许多学者对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悬浮加。同时,黄河口外流场和盐场都发生了较大[19,20]体中有机碳的分布、运移以及黄河入海有机碳通量等的变化。这两种主要因素的变化会对悬浮体和方面进行了研究,如秦蕴珊

6、等初步分析了渤海沉积物沉积物中有机质组成以及输运造成何种影响?对此[7]中有机碳的分布和来源;Bigot等探讨了黄河口及尚没有系统的报道。本文针对此问题分析了2007年邻近渤海海域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和河流输入泥沙在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取得的悬浮体和表层沉积[8]与河口沉积物中有机碳之间的关系;Zhang等研究物样品中有机碳、氮含量,并对两者在研究区的分布了黄河口区悬浮体中有机碳含量的季节性差异,并对特征、来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06026),国家海洋局908专项项目(编号:908-02-02-05;908-0

7、2-01-04),国家海洋公益项目(编号:200805063)和博士后基金项目资助。收稿日期:2009-12-04;收修改稿日期:2010-03-19第2期乔淑卿等: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55图1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表层沉积物样品取样位置Fig.1SamplinglocationsofsuspendedandsurfacesedimentsofftheHuanghe(YellowRiver)mouthandthenearbyBohaiSea将仪器测试POC含量校正为真实悬浮体POC含量1样品采

8、集与分析方法(即悬浮中POC质量分数),单位为%。具体计算公2007年8—9月利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的“勘式如下:4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