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点思考

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点思考

ID:37682245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8

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点思考_第1页
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点思考_第2页
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点思考_第3页
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点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点思考 (2012-06-0418:20:06)转载▼标签: 国家课程校本化 实施 思考 建议 感悟 论坛 杂谈分类: 学做有内涵的校长                             存不存在一种观点,哪里才是课程生长的地方?学校。我想,原因很简单,假如没有这里的生动实践,课程连同课程标准是不是一具躯壳?因为唯有这里,才是它植根生命的土壤。选择这个视点:我们怎样面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如何跟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梳理一下自己的观点。(一)   必要、必然的选择我的解读视角:国家课程的标准,是不是面对着不同的学校,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师

2、资素养、学生潜能、教学资源、办学传统和发展目标?如果是。那么课程的规范与实施的个性化,就会萌生了一个关键问题:课程落实,不可能千校一面,怎样做到有效性,甚至适切性?一句话,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正是统一的课程标准,不同群体的学生,这种天然差异的存在,决定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必要性。其二,我们也看到,课程标准,它没有限制师生的最大选择范围,没有框定师生的最佳成就标准。那么,那么细化课程标准,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使各个层级的学校、各个层面的师生,在共同的学力基点上,实现各有所长的发展,是不是一种课程实施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家课程校本化,更是一种必然性。(二)

3、创新出活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起来,我认为,应该在以下三个领域进行突破:1、     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我认为,具体化,即细节化。关注国家课程,组织专任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全员性的研读,特别是校本化的研读,着力于构建更具体、更适切的学校自己的课程目标系统。比如,语文国家课程标准是分学段呈现,我们可以从它的学段目标,具体到学年目标,乃至学期目标。这项工作是浅表性的,是最直接的细化。在此基础上,对每学期的三维目标进行深化,理清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品格点,定位准学科方法训练点、人文素养着眼点,依据现行教学班学生特点,能不能具体预设成学期的学习目标?我觉得,这样

4、做,能实现课程目标的校本化。2、     课程资源的优化我建议,通过优化,实现最佳化。国家课程校本化,扑面而来的,是善不善于对课程资源作合理取舍和适度开掘,能不能够改变和优化课程组织形式?对教师来说,这是不是一种最专业、最富有行动研究意识的学科素养培训?同时,是不是来自课程实践力短板上最充满历险意识的挑战?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在这个关键环节上,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应该有更多的思考: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类国家课程,课程资源开发的活力和空间,自然无需赘言。就针对传统而有相对“规整”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而言,语文教师持对课文、课文的作者顶礼膜拜的仰视态

5、度,占多大比例?以平等对话者的身份平视文本和作家的,有多少?五莲县教育局组织参观鲁西北三校,其中乐陵小学,生源、师资没有相对优势,李升勇校长的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资源的大胆整合和创新,震人昏聩,让人钦敬其课改之深入到位。我们深信,改革未必带来进步,但是进步必定需要变革。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尤其应该尊重和善待这种自强不息的首创精神!我们拥有庞大而严整的教学常规组织系统和学科教研服务系统,我们的教学行为参照很完备,课程内容、学科设计包括课堂实录资料,什么类型的查不到?课程管理、教研行为还有哪些细致入微的评价与对照没有涉及?从我们的课程管理的视角说,是不

6、是应该博而返约?尊重老师的创造精神。我认为,校本化的基点一定是师本化。常丽华老师的晨诵课程,在农历的天空下的诗词课程,成为众多老师效仿的榜样。李虹霞老师创造性实施拼音教学,将两个月变成两周。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我们的拼音教学,为什么非要先去教单韵母、复韵母、唇齿音这些孩子无法理解的知识?教学为什么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适合的教学,是最好的教学!当然,变革之中,我们不仅仅要遵循了教育原理,还要有教育智慧,乃至深谙教育哲学。而且我不承认,这种师本化,是十年课程改革改催生的。试想,早在那些学科建设不健全的时代,那些教育先人是怎样对待课程的?他们有完善的教学参照体

7、系么?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把它惯性化了,约定俗成了,才变成了教学定势。世间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走的人多了,是不是最正确的路?一言以概之,在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学生这样的语境下,让课程开发成为老师的一种独特设计,课程一定可以变学程!  关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时间:2014-2-2415:01:20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背后的深意在于授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而国家课程最优化实施的唯一途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开设校本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从课程的现实化角度而言,只存在具体化了的学校课程,而

8、不存在什么抽象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如果从2001年6月国务院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