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文章一组 1

借物喻人文章一组 1

ID:37683456

大小:8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8

借物喻人文章一组 1_第1页
借物喻人文章一组 1_第2页
借物喻人文章一组 1_第3页
借物喻人文章一组 1_第4页
借物喻人文章一组 1_第5页
资源描述:

《借物喻人文章一组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参赛模板姓名袁玲年级六年级(上)议题借物喻人文章一组选文篇目及来源《学语文之友》2013年11期群文(22—25页)、茅盾《白杨礼赞》教学目标1.阅读《白杨礼赞》《葵花之最》《苦瓜》,理解文章内容。2.引导学生自主运用默读、浏览、批注等方式比较阅读三篇文章,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提高借物喻人阅读、写作情趣。教学重点学习文章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步骤一、课前交流,直入主题1.同学们喜欢读课外书吗?都喜欢读哪些书?2.小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不但能增长你的学识,连气质都会

2、与众不同。3.猜猜老师喜欢读书吗?为什么?4.前段时间我读到了一些特好的文章,想到好文章应与大家分享,所以今天带来了,同学们想读吗?5.出示文章题目《白杨礼赞》《葵花之最》《苦瓜》。6.学生齐读题目,说说在文章题目中的发现。二、对比《白杨》,研读《白杨礼赞》1.《白杨礼赞》这个题目听着挺耳熟,我们五年级下册曾学过一篇课文叫——《白杨》,有谁记得《白杨》一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回忆主要内容。2.《白杨礼赞》与《白杨》一课在写法上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白杨礼赞》(为了便于比较,把《白杨》出示在大屏上)。3.学生自读,填写表格一(表格内容仅为预设,答案多维

3、):篇目借物喻人人与物的共通点文章主旨白杨白杨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适应力强,生命力强,坚强,不软弱。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白杨礼赞白杨树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向上发展。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的精神。朴质,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不屈不挠。作者借赞美白杨树,赞美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4.讨论交流。5.师生小结。两篇文章都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白杨》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

4、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车窗外的白杨──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白杨礼赞》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引出作者观看的“单调”感;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

5、对比,“高声赞美白杨树”。文章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说明“礼赞”的原因。具体从三方面赞颂:生长环境不平凡——景色美;外部形态不平凡——形象美;内在气质不平凡——精神美。最后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由景到树,由树到人。文章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揭示了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抒发了对白杨树的由衷赞美之情。三、自读《葵花之最》《苦瓜》1.自由阅读,继续完成表格二(以下表格内容仅为预设,不求答案唯一)。篇目借物喻人人与物的共通点文章主旨白杨白杨礼赞葵花之最葵花不屈不挠,热爱生活。边防战士勇敢顽强,心系祖国,乐观。在艰

6、苦恶劣的环境中热爱生命、顽强、勇敢、乐观向上。借葵花讴歌守卫在昆仑山的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苦瓜苦瓜味苦,但不传染给其他食物。即使面临苦难,也没有把苦难转嫁于自己的儿子。不将苦难、苦楚传染给其他。以“苦瓜”为回忆线索,借“君子菜”的苦瓜赞美母亲把苦留给自己、用爱温暖子女的高尚品质。2.小组讨论交流完成的表格。3.全班交流汇报。4.师生共同小结。以下仅为预设点:《葵花之最》以“葵花之最”的“最”为线索,通过描写这株葵花生命历程(发芽、成长、开花即被冻死),展现葵花顽强生命力,借葵花赞颂昆仑山上边防战士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

7、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文中葵花外形虽小,但在战士的心中却十分高大。战士的身躯虽然弱小,但品格高尚。《苦瓜》全文以苦瓜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因为“我”对苦瓜偏爱,不爱吃苦瓜的母亲才会爱上用苦瓜炒菜。作者生活片断的重现,让我们读出了浓浓的母爱。作者用苦瓜象征母亲的品格,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与怀念。四、总结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生浏览三篇文章,结合三篇文章或自己以前学过、看到过的文章,甚至自己写的借物喻人作文主,总结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借物喻人,通过借某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品格。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借

8、物喻人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