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政策思考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政策思考

ID:37690218

大小:27.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8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政策思考_第1页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政策思考_第2页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政策思考_第3页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政策思考_第4页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政策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政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政策思考作者:cqth1309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政策思考    ——以合川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对策为例    【摘要】: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形成原因众多,危害极大,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探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十分必要。本文分析合川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生存现状,合川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分类,合川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政策变迁,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对合川区社会的影响及合川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存在的原因等。重点探讨合川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解决合川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从而

2、减少合川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维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促进合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关键词】:合川、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正文】:    研究背景: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包括相关人群流浪、乞讨、卖艺、杂耍等人群。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分化情况严重,贫富差距扩大,近年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大量存在并呈继续增长趋势,长期以来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是最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体系以及认同心理和归属心理,极易出现理想失落、道德滑坡、精神颓废等不良现象。而且目前城市流浪乞讨现象有了新的变化:乞丐的团体化、职业化、经

3、营化、乞丐群体复杂化、犯罪化、乞丐群体的年龄结构向低龄化发展、乞讨方式手段呈现智能化等。这些影响我区改革开放以来树立的良好形象,也削弱了社会大众的同情心及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与救助,给合川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此,探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重庆合川实际,深入探讨合川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解决合川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人们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态度,提出可行性建议,为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流浪乞讨人员的存在,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既

4、影响了市容,又带来了违法犯罪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所以,研究流浪乞讨人员产生的原因,探索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助于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具有实践意义。    研究方法:我们通过调查收集针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流浪乞讨的现状,原因,影响,政策实施进行了解。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探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合川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生存现状    (一)合川区简介    合川是重庆规划建设中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号称重庆的北大门,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汇处故有江城明珠之称。城乡

5、人口150多万,主城区人口50余万人,城区有6个办事处,120多个社区,居住条件良好,人均经济收入1200元上下。水陆交通方便,可北至四川南充,武胜,广安,西至重庆铜梁,永川,南至江津等地。该区主要以第3产业饮食餐饮服务行业为支柱产业。该区在为民服务方面打造了许多百货公司,超市,广场,步行街以及涪江南北滨江路等休闲场所,然而也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了栖身之地。    (二)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状况    从走访调查合川区民政局,区救助管理站得知的资料来看:调查资料1:合川区救助管理站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开展了积极的救助工作,2010年救助流浪人员1456人,其中成年

6、人1164人,未成年人163人,精神病人114人,危重病人15人;2011年救助流浪人员1631人,其中成年人1327人,未成年人165人,精神病人129人,危重病人10人;2012年救助流浪人员1305人,其中成年人1094人,未成年人62人,精神病人123人,危重病人26人;2013年救助流浪人员1115人,其中成年人930人,未成年人34人,精神病人122人,危重病人29人。由于合川区救助管理站积极的开展救助工作使合川区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状况良好。    (三)未接受救助的职业乞讨人员生活状况    调查资料2:从走访调查合川区民政局,区救助管理站还了解到,由于取消

7、了收容的强制性措施,一部分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意到救助站来接受救助,就形成了以下现象:在我区的瑞山车站路段、塔尔门广场、车站、重庆百货商场门口、欠长路步行街,塔尔门新华书店至邮局段,各大酒店旁边等人口密集地方,一些装扮“学生”、“母女”、“老人”、“残疾儿童”等各个角色的职业乞丐频频出现,尤其部分职业乞丐特别是乞讨儿童还被一些“组织者”暗中监管,沦落成为替人赚钱的工具。调查资料3:甚至在车站、广场、繁华路段有人拉人强行乞讨,有的还拦车乞讨。这样一来,未接受救助的职业乞讨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