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技术的简介及展望文献翻译

无线充电技术的简介及展望文献翻译

ID:37691408

大小:20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28

无线充电技术的简介及展望文献翻译_第1页
无线充电技术的简介及展望文献翻译_第2页
无线充电技术的简介及展望文献翻译_第3页
无线充电技术的简介及展望文献翻译_第4页
无线充电技术的简介及展望文献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线充电技术的简介及展望文献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位代码01学号1303020025分类号TN014密级文献翻译无线充电技术的简介及展望院(系)名称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刘婷指导教师王玉巧2015年04月10日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翻译)第6页中文译文无线充电技术的简介及展望1.无线充电技术的历史 实际上无线供电的设想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在1890年,尼古拉·特斯拉,这位现代交流电系统的奠基者就开始构想无线供电方法,最后提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方案——把地球作为内导体;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大约8Hz的低频共振,再利用环绕地球表面电磁波来远距离传输电力。在当时,特斯拉也利用线圈进行

2、了一系列的实验,开创了无线电力传输的先河。在1990年,特斯拉开始了他的研究,并设法让电能像广播一样跨越大洋,后来因为投资巨大,这项技术“胎死腹中”。尽管特斯拉的研究最终没有结果,但是他当初的无线供电技术构想绝对是足够的大胆。2.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虽然特斯拉线圈在当时没有得到推行,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日本的H.Yagi和S.Uda从理论上完全证实了这种方案是一种区别于有线传输的特殊供电方式,目前无线供电技术主要有电磁耦合、光电耦合、电磁共振等三种不同的方式。3.供电方式目前无线供电技术主要有电磁耦合、光电耦合、电磁共振等三种不同的方式。1、 电磁耦合

3、  电磁耦合对电源工程师来说,在熟悉不过了,变压器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传递能量的。如果把变压器的两个绕组分开,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无线供电。电动牙刷的充电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但是用电磁耦合的方式有很大的缺点,没有高磁导率的磁芯作为介质,磁力线会严重发散到空气中,导致传递效率下降,特别在两个线圈远离的时候,下降得非常厉害。所以此种方式只适合小功率、近距离的传输,对于大功率、远距离的无线供电这种方式就不太好。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翻译)第6页2、 光电耦合  光电耦合就是把电能转化成光能,比如激光,通过光将能量传递到目的地再转化成电能。这种无线供电技术比较直观,光电

4、耦合还能很好的抑制干扰,而且光电转化技术的应用相对广泛。但是由于光传播的单向性,决定了其传递路径有一定的缺陷,即传递路径中不能有障碍物。所以这种技术,也有相应的缺陷。3、 电磁共振耦合  人们对电磁共振着个名词比较陌生,其原理类似声波共振的原理,如果两种介质具有相同的共振频率,就可以用来传递能量。电磁共振室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种电力传输方式。2008年,英特尔公司的工程师们曾以该项技术作为基础,在据电源3英尺的地方点亮一个60W的灯泡。2010年9月报,富士通的无线充电技术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富士通

5、表示这一系统可以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区以及针对电能芯片的电量传输,采用这项技术研制的充电系统所需要的充电时间只有当前的一百五十分之一。目前,日本计划在2012年设置充电网点。   另外由富尔顿开发的eCoupled技术源于19世纪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原理,当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时,相应的装备就会受磁场影响产生电流,电的输送就以“无线”方式完成了,而且eCoupled技术还可以对不同功能的同一电器加以甄别,并且适配相应的电量。最初,富尔顿将研发的eCoupled技术运用在母公司安利的净水器中,为净水器的灯泡无线供电。据《Protable D

6、esign》2010年第10期报道,预计2013年,无线充电设备的全球潜在市场容量接近140亿美元,到2014年,无线充电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2.5亿台。目前无线充电联盟的企业包括:Atmel、Callpod、LG电子、美国国家半导体、诺基亚、奥林巴斯、飞利浦、Rohm、三星电子、桑菲通讯、索爱、德州仪器、中光电等60家企业。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无线移动通信市场,应用需求庞大。中国桑菲通讯是无线充电联盟的十家常委企业之一,该公司董事长称,标准的发布,必将推动无线充电市场向纵深方向发展。4.无线充电技术的现状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翻译)第6页无线充电技术在国外

7、很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团体还在大量精力研究和论证可行性以及工业化,可是中国国内在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工大、北方工大等一些科研院校以及深圳、上海等城市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已经完全进入这个热门又前卫的行业,在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信息产品以及美容美颜等生活小家电产品中广泛试用,并小规模量产。目前无线充电技术也越来越频繁地在各大通信技术展电源新技术展上露面,各大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研究成果。2007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发布了“向距离约2m远的60W的电灯泡输送电力,并将其点亮”的实验报告,令全球为之瞩目。以此为开端,众多厂商及研究机构为了实现“无线供电”的实

8、用化,也都开始了积极研发。  20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