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单元检测卷

历史2单元检测卷

ID:37692858

大小:1.99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8

历史2单元检测卷_第1页
历史2单元检测卷_第2页
历史2单元检测卷_第3页
历史2单元检测卷_第4页
历史2单元检测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2单元检测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                 A.西周B.秦C.唐D.清解析:分封制下,诸侯在其封地内享有征收赋税和任免官吏等权力,但诸侯必须为周天子提供军赋和力役。答

2、案:A2.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解析:“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反映的是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而推行郡县制。正确答案为C。答案:C3.在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中表述最

3、恰当的是(  )A.宗法制B.礼乐制度C.分封制D.郡县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制度,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在意家族的血缘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答案:A4.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以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皇帝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版权所有:中华资

4、源库www.ziyuanku.comC.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的“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体现了君主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中央集权思想,应选B。答案:B5.下列言论不符合中国皇帝制度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法令出一”C.“别黑白而定一尊”D.“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解析:B、C、D三项都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特点,而A项中反映的是西周时的分封制。答案:A6.“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

5、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唐宋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反映的是郡县制,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同时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打破分封制下的世袭制。故选B项。答案:B7.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  )①郡县制 ②三公九卿制 ③皇位继承制 ④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A.①②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

6、析:商周时期实行世袭的分封制,而秦朝实行君主任免的官僚制度。答案:A8.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www.ziyuanku.com解析:题干中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发挥宰相和诸位大臣的聪明才智,全盘考虑,以防止决策的失误。但在君主专制制度下,此举绝非是君主主动限制自己的权力。由此

7、判断B、C、D三项结论皆不准确。答案:A9.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解析:隋唐及北宋均通过分割相权的办法,加强了皇权。故题目中的现象反映的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答案:A10.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8、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解析:秦朝军功授爵主要是看功绩,特别是军功;汉代察举制主要看重品行和才学;九品中正制主要看重门第声望,而科举制则看重考试成绩。答案:D11.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