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

ID:37700325

大小:2.16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29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_第1页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_第2页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_第3页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_第4页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2008年7~11月,为配合九甸峡水库建陶器和石器等,在随后的两年中又相继冲出了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百余件文化遗物。1987年发现了齐家文化2名[1]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对水库淹没区的磨成人与5名儿童的合葬墓。2007~2008年,经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调查和局部钻探,确认磨沟村北约100米处的葬351座,其中齐家文化时期的墓葬有346座,遗址东北部有大片墓葬区。该墓地基

2、本保存完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现将整,仅东北部边缘因自然冲沟而遭到局部破齐家文化时期墓葬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坏,墓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由于遗址的面积较大,因此采用象限法分一地理位置与发掘概况区,并以坐标法进行探方编号,遗迹编号采用磨沟遗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序号法。墓地基本位于第Ⅰ象限区。发掘工作潭县陈旗(今王旗)乡磨沟村,在临潭县与岷县首先从靠近冲沟和低洼田地的墓地东北部开交界处的洮河西南岸、磨沟河西岸(图一)。临始,共布5米×5米的探方69个,加上扩方部潭县地处青藏

3、高原东北边缘,是青藏高原与黄分,实际发掘面积为1700余平方米。发掘区涉土高原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2209~3926及两个梯田台地,并以水渠相隔,高差约015米。遗址地处山间台地,北以洮河为界,东、南、米。两个梯田台地的地层堆积基本一致,自上西三面环山,自然地形呈马蹄形。台地东西长而下分4层,各层大致呈水平状分布,以约1000米,南北最宽300多米,总面积约30多T3915、T4015北壁剖面为例介绍如下(图二)。万平方米。台地的地势相对较低,海拔约2200第1层:耕土层。土质疏松,呈黄褐色

4、,厚米。地势南高北低,现已修成多级梯田,在梯田0115~013米。包含物较少,可见塑料、玻璃碎断面上散见各时期的文化堆积。1980年调查时片及红、灰陶片等。发现了马家窑、齐家、寺洼文化及宋代遗存。第2层:近现代堆积层。土质致密,呈浅黄1984年山洪暴发冲出了百余件齐家、寺洼文化色,厚0118~0135米。包含物极少,偶见青花瓷4©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

5、cnki.net■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列。各排墓葬分布密集,不乏打破或叠压关系。墓葬可分为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偏室墓两大类,其中竖穴偏室墓约占70%。竖穴偏室墓以单偏室墓居多,双偏室墓相对较少,还有少量多偏室墓。竖穴偏室墓多为合葬,少数为单人葬。(一)单偏室墓单偏室墓可分为左偏室和右偏室两类,其中以左偏室居多,右偏室相对较少。图一遗址位置示意图M164位于T3810,开口在第片、铁钉及红、灰陶片等。3层下,距地表017米。为竖穴墓道偏室墓,偏第3层:明清文化层。土质松软,呈黑褐色,室位于

6、墓道左侧,墓道设有头龛(图三、四)。多白色丝状物,厚0124~0143米。包含物较少,墓道平面呈圆角长方形,长211、宽016、深可见黑釉瓷片、青花瓷片、清代铜钱、瓦片及115米,方向308°。墓道填土为黄灰色五花土。红、灰陶片等,偶见彩陶片。齐家文化墓葬均开头龛位于墓道中部偏右处,顶端距墓口016米,口在该层之下。口部和底部的平面为圆角长方形,宽015~第4层:齐家文化层。土质松软,呈灰褐色,0152、高0142、进深013米。龛内有陶大口鼓腹厚0125~0157米。包含物多见红、灰陶片及兽罐

7、、双大耳罐、豆、敞口细颈罐、腹耳罐各1件,骨、火岩石等。陶片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篮纹和其中在双大耳罐内有2件贝壳。绳纹,可辨器形有泥质红陶双大耳罐、腹耳罐揭顶清理偏室时发现,距墓口约018米以和夹砂侈口罐等。齐家文化时期的墓葬均打破下为偏室塌陷与填埋堆积,自上而下可分4层。该层。第1层土质致密,整体呈黄色,可分若干块或小第4层以下为生土。层,颜色深浅不同,厚0118~0136米。第2层为为了更好地揭示墓地整体布局的特点,暂黄灰色五花土,堆积呈倾斜状,靠近墓道一侧未发掘早于墓地的灰坑等遗迹和第4层堆

8、积。较高,与墓道填土相连,且土质、土色基本一致,厚0107~012米。第3层与第1层相似,为二墓葬举例块状黄土堆积,厚011~0146米。第4层为青灰发掘区内已揭露的齐家文化墓葬有16排,色淤土,位于偏室底部,厚约0102米。墓葬的方向朝向西北,呈东北—西南方向排偏室底部与墓道平齐,平面为圆角长方图二T3915、T4015北壁剖面图5©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