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松江区初三一模

2013-2014学年松江区初三一模

ID:37704653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9

2013-2014学年松江区初三一模_第1页
2013-2014学年松江区初三一模_第2页
2013-2014学年松江区初三一模_第3页
2013-2014学年松江区初三一模_第4页
2013-2014学年松江区初三一模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松江区初三一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松江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初三语文2014.1(满分150,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2.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3.,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4.学而不思则罔,。(《孔孟论学》)5.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王维)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径通幽处

2、,禅房花木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6.两首诗歌中的“空”含义有别,前者的意思是,后者是。(2分)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都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静的环境气氛。B.都是山水田园诗,且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C.都歌咏了隐逸的情趣,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D.都表达出诗人希望早日脱离尘世、遁入空门的思想。(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3、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8.节选文字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意义。(3分)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0.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桃花源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隐蔽,不易发现。B.“鸡犬相闻”表现了村中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景。C.“怡然自乐”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村人生活的安逸。D.该段主要描绘了桃花源优美而宁静的生活环境。(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

4、14题。(12分)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③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阳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④,而人或谓之不韵。⑤【注释】①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③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④气索:气短。⑤不韵:不雅。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前后类如此(2)世

5、上人更不道著我也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但是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B.而且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C.但是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D.而且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13.文中能印证欧阳修预言的一句是。(用原文回答)(2分)14.选文一方面显示了苏东坡的磅礴才气,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欧阳修的。(3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千万别折腾汉字①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儿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如果你像

6、小沈阳那样问一句“为什么呢?”他会说出一大串的理由:第一,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第二,台湾至今还在用繁体字,大陆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第三,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一副振振有词的样子,真像是真理在握似的。②可是,了解一下汉字的历史,你就不能不对这种主张打个问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汉字诞生之初,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的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

7、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不能忽略这个大背景的。③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尘”字。他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尘土飞扬。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塵”;()简化到这种程度,人们()不胜其“繁”,民间又出现了俗体字“尘”。今天,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们的简化字

8、。“小土为尘”,何等聪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创造的智慧,也记录着汉字发展的轨迹。舍“尘”字不用而恢复到“塵”甚至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④不错,现在是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的,并不因电脑而改变它的认知规律。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再写十六画的‘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