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蛇山子学校岗位大练兵方案

东蛇山子学校岗位大练兵方案

ID:37712003

大小:3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9

东蛇山子学校岗位大练兵方案_第1页
东蛇山子学校岗位大练兵方案_第2页
东蛇山子学校岗位大练兵方案_第3页
东蛇山子学校岗位大练兵方案_第4页
东蛇山子学校岗位大练兵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蛇山子学校岗位大练兵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2012—2014)新民市东蛇山子学校东蛇山子学校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工作实施方案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沈阳市教育局《关于在沈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通知》(沈教发[2012]135号)和新民市教育局《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通知》(新教发(2012)26号)精神,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2012年教师岗位大练兵工作实施方案,以此进一步推进实施我校的继续教育和校本教研,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岗位练兵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指导思想以沈阳市教师岗位大练兵为契机,

2、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以“聚焦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为主题,以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明确岗位大练兵的要求,深化、细化岗位大练兵的内容及标准,着力提高岗位大练兵的实效,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二、组织机构组长:赵威副组长:王桂英邓禹成员:范政哲张宏松郭红梅赵宇于秀梅国守武李春梅张明陆红英徐杰史继坤李文科冮明哲田红军曹亚丽王斌斌尤海鹏三、活动目标1、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专业能力。2、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的行为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进

3、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活动原则1、全员性原则。教师岗位大练兵是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校专任教师按要求全员参加岗位大练兵活动,确保教师的施教能力明显提高。2、校本性原则。学校是教师岗位大练兵的主阵地,要立足校本,研修整合,以研促修。通过岗位练兵活动,深化校本教研的内涵,拓展校本教研的外延,进而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水平。3、层次性原则。教师大练兵活动分层次进行,不搞一刀切。新上岗的教师侧重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侧重新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应用育思想、教育智慧和教学风格的培养,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有一个不同层次的提高。4、过程性原则。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4、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建立长效练兵机制,注重过程的针对性和连续性。学校将教师大练兵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折合成学分分别记录在“十二五”期间培训手册中。5、实效性原则。以“干什么”,“练什么”为基本出发点,立足岗位和适应未来需求确定练兵内容。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疑难问题和突出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五、练兵途径我校依据《新民市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练兵的内容,采取分步实施,分模块达标的原则。大练兵的主战场离不开课堂教学,离不开教研组,我校要充分利用有效的研修方式开展练兵活动。1、同伴互助开展有效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度研究。

5、结合省级“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课题和校“新秀杯”课堂教学比武、校“向新生家长公开教学研讨周”等活动,以教学课例为载体,以课标研读、教材分析为重点,加强同伴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师徒结对在专家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名教师、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加强对新教师、青年教师的引领,强弱整合,优势互补,共同提高。3、实践反思教师要制定“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通过专业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撰写教育叙事,开展反思性教学,将岗位练兵活动贯穿与课前系统,课中系统,课后系统,实现教学技能的提高与自我六、练兵内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在教师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岗

6、位大练兵活动。具体内容如下:1.口头表达与书写。包括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口头表达、板书、板画、硬笔书写等技能。2.实验操作。包括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实验技能。3.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点的把握、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4.课件制作。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5.课堂教学。包括按照教学设计和教学基本规范,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等。6.说课。包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述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实施过程。7.评课。包括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方法和标准,对不同类型的课作出评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等。8.教育教学研究。包括教学反思,以及结合课改实验和

7、教学实践,发现和提出问题,应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撰写论文、研究报告或经验总结等。七、培养能力1、解读课标与分析教材的能力熟悉“新课程标准”,深刻把握教材内容,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的处理教材。(各教研组校本教研实施)2、学情分析能力能对本学科学生学习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要求每位教师开学初认真撰写《教学计划表》。3、教学设计能力熟练进行学科课程的构思和设计,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