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周其仁 第2讲 稀缺、竞争与约束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周其仁 第2讲 稀缺、竞争与约束

ID:37714971

大小:34.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9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周其仁 第2讲 稀缺、竞争与约束_第1页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周其仁 第2讲 稀缺、竞争与约束_第2页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周其仁 第2讲 稀缺、竞争与约束_第3页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周其仁 第2讲 稀缺、竞争与约束_第4页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周其仁 第2讲 稀缺、竞争与约束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周其仁 第2讲 稀缺、竞争与约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制度经济学引论第二讲稀缺、竞争及约束第2讲稀缺、竞争及约束本讲纲要ü上讲小结ü稀缺ü竞争ü约束与竞争规则上讲小结l“推断”的分量©认识世界的基本思维形式:“若A则B”(If-A-then-B)©知“识”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重点l提高推断的规格©从迷信、经验到经验科学*迷信:也是一种推断,不过是低规格的,大多不以观察为基础。·科学首先是一种信念:走科学路线的人相信凡是现象背后必有“道理”,即规律·理论:把经验与经验科学区别开来的一个关键l经验科学的程序©永远从可观察的现象出发©问题-假说-验证-再提升

2、理论的一般化程度©问题与假说,常常是观察的好向导l观察力和想象力皆宝贵,但不能用错地方*思维不能被观察力来束缚,也不能让想象力完全代替对现象的观察*由于很多经验没有被发现,导致很多人不相信科学,相信迷信或是不可知论,但是还是有人坚持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是也有人走入经验主义的地步。“用现象说明现象”的例子*不能用现象解释现象!!·上海房价与阳春面·过去五年,每年9月30日的股价都上涨,所以下周四的股价也一定上涨。·因为很多59岁的官员或国企厂长贪污,所以我们说,权力人物越靠近退休,贪污就越严重。“59

3、岁现象”·随着收入的提高,用于食品开支的比例就下降。·如果师范学院的录取分数低,那就招收不到好学生,结果老师的资质不高,教育质量令人担忧。·西瓜论“斤”卖,猕猴桃论“个”卖,这说明商品究竟怎么卖,完全是商贩们的随心所欲。我们能不能用理论(假说)来说明以上现象?*古代经验观察不包含太多争议,因为人人都可以观察到;而经验科学包含各种假说、解释,其中充满矛盾。*和而不同,尊重对手5新制度经济学引论第二讲稀缺、竞争及约束稀缺(scarcity)l理论(假说)需要一个支撑点©从“公理”(axiom)出发©前提

4、性假设(assumption)l理解人的经济行为的逻辑起点?*亚当·斯密的观察——酿酒的人,©动机?©自利(理性rational)?©利他Altruism?*GreyBerber:把别人的开心写进自己的Utility方程,所以还是自利*人之初,性本善?©稀缺?l你选哪样?“稀缺”定义·“Possessingutility,commoditiesderivetheirexchangeablevaluefromtwosources:fromtheirscarcity,andfromthequantity

5、oflaborrequiredtoobtainthem”(Ricardo李嘉图,1821,p.12).交换价值来自稀缺和劳动。(中国人古代也有这样的观察:“物以稀为贵”)·“Imeanallthings,materialorimmaterial,thatarescarce,thatistosay,ontheonehand,usefultousand,ontheotherhand,onlyavailabletousinlimitedquantity.”(Walras,1926,p65)财富=经济物品=

6、稀缺=有用(Useful:capableofsatisfyingawant)+数量不足够·“Economicsisthesciencewhichstudieshumanbehaviorasarelationshipbetweenendsandscarcemeanswhichhavealternativeuses”.(Robbins,1932,p.16)多重目的与可选择的稀缺手段之间的关系·“Scarcity”meansyourwantsanddesiresexceedwhatisavailable.

7、(Alchian,1970s)稀缺=欲望超过了可能怎样观察“稀缺”?l理解:“稀缺”是一个与人的心理状况有关的概念,或者说,是一个仅仅与人有关的概念;物理世界没有“稀缺”这回事。©思考:经济增长能不能降低“稀缺性”?*目前看不到经济增长使得稀缺性降低的现象,换一种形态表现(某些愿望被满足,新的欲望以其他形态表现)l如果选“稀缺”作为理解人的经济行为的逻辑起点,那么我们从哪里可以观察呢?“稀缺”涉及“欲望”,难道那是可观察的吗?我们究竟从哪里可以“看到”稀缺性的存在?l?l?“稀缺”的表现·人们为获取

8、任何经济物品都必须付出代价(“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人们不得不做出选择(“熊掌和鱼不可兼得”)5新制度经济学引论第二讲稀缺、竞争及约束·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竞争(“竞争无处不在”)l问题:这些证据是可观察的吗?代价(sacrifice)·“凡是人愿意付出或多或少的代价来争取多一点的物品,都是缺乏的、不足够的,那就是经济物品了”(张五常,《经济解释》)。·非货币表现的代价(很多代价不以货币的形式表现)·货币表现的代价:price·“代价”与“成本(cost)”·所欲、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