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三愿》课件

《玫瑰三愿》课件

ID:37715421

大小:46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9

《玫瑰三愿》课件_第1页
《玫瑰三愿》课件_第2页
《玫瑰三愿》课件_第3页
《玫瑰三愿》课件_第4页
《玫瑰三愿》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玫瑰三愿》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玫瑰三愿》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主要作品: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玫瑰三愿》是他著名的艺术歌曲

2、。歌曲篇幅很小,于典雅、抒情中表露了“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原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原那红颜常好不凋谢”的善良愿望。创作背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那些已掌握了西洋作曲技巧、力求以艺术报效祖国的作曲家们来说,如何运用西方技术理论创作中国人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是他们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尽管当时产生了一大批音乐作品,可是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审视,真正能够做到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却是屈指可数.由龙七词,黄自曲的《玫瑰三愿》便是产生于这样一个年代的一部具有相当艺术价值的成功之作.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

3、杆下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长好不凋谢好教我留住芳华欣赏指引借花以诉愿,将自己的满心报负和理想藉花吐露,似乎是古今中外的词曲家最爱表现情感投注的方式,《玫瑰三愿》就是这样一首经曲歌曲。这首歌写于1932年淞沪抗战结束不久,当时任教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的龙榆生(龙七),面对校园内的玫瑰花感慨不已,写下《玫瑰三愿》的歌词,以寄托感慨,随即由黄自作曲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篇幅不长,结构简单,一如素描但词幽曲雅,颇为抒情,其主旨就是怀念美好,怀念坚贞,即使被摧,被折,

4、零落成泥……也就是借玫瑰花的“三愿”,表达了拟人化的玫瑰对青春幸福的渴望,以及被无情摧残的哀怨感慨之情……歌曲分析第一乐段八小节:“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这段曲调平稳、安详,像温柔典雅的玫瑰,悄悄舒展……这一段是叙事性的段落,音乐明朗而安静,短短的引子以后是一段方整的乐段,第二乐句中”烂开在碧栏杆下“的旋律比第一乐段装饰得更娇艳。第二乐句小提琴上的模仿预示了第二段中的自由卡农。这一段没有触及到内心世界,音乐形象平静而优雅。第二段说出玫瑰的愿望,音乐表现出热情

5、来。第二段是三乐句的乐段,句幅一下拉宽,情绪由静变动。波浪似的排比句,一浪接一浪推出玫瑰三愿——。第一愿激动难抑:“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仿佛被摧在即。第二愿柔肠百转:“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字字无奈;第三愿急切悲怆:“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情达顶点,音至旋律最高处。“不凋谢”三字减弱渐慢,直跌低音区,托出哀婉不尽的恳求:“好叫我留住芳华。”至此,一个以凄美开篇、隽永结尾的人生咏叹,渐行渐远,飘然而去。后面两句虽是第一乐句的模进,性质却有区别:“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比较激动,

6、“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比较温柔,而“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则最富于热情,形成全曲的高潮。“三愿”的音区和力度是迂回而上的,达到高潮时,音区是向两端伸展的,有无限的感慨之意。最后速度从慢板开始,出现在较低音区上的宣叙调式的旋律(“好叫我留住芳华”)表现出一种黯然神伤的情绪,使人意味着在聊以自慰的背后,是对身世的伤感。留住“芳华”就是要留住“烂开在碧栏杆下”的英姿。习唱提示唱好这首歌的关键是正确地分句与呼吸。由于歌曲的词句比较长,演唱者很难一口气唱完一句词,因此在每句的中间就需要换气,如果换气不当

7、,不但有损意境的表现,而且会使听者发生误解。如“三愿”中词句,倘若将呼吸点错误地放在:“我与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就很难使人听得懂其中的意思了。因此,换气的呼吸点,就成为这首歌曲表现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把呼吸点放在句中动词、名词之前较为恰当。如:“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如此就可以增加气息的运用与乐句的表现,同时也能增加词中“无情”、“多情”、

8、“常好”之类文句的力度。在三十年代的黑暗社会中,黄自具有进步的解放思想,歌词虽然体现的是玫瑰形象,但音乐却具有现代女子的反叛意识。所以在连续推出“三愿”中,用大跳音型作为旋律的主导动机,可以说是为了表现中国妇女对理想世界的憧憬,以及敢于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但是此段虽然表现为热情奔放,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封建势力仍然严重压制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因此在演唱的声音处理必须亮而不艳,体现压抑的心情,尤其是唱到“我愿那红颜常好莫凋谢”中的高音“红”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