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及地震台实习报告

北川及地震台实习报告

ID:37716602

大小:1.52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9

北川及地震台实习报告_第1页
北川及地震台实习报告_第2页
北川及地震台实习报告_第3页
北川及地震台实习报告_第4页
北川及地震台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川及地震台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科生实习报告实习类型认知实习题目地震台和北川认知实习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实习地点实习成绩二〇一五年十月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一、生产实习目的本次生产实习共分两部分进行,在十月份共进行为时一周的郫县地震台的认知实习,本次实习主要目的是了解地震台在监控地壳活动、统计地壳活动规律和地震预警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地震台各个科室的工作流程和所使用仪器的操作方法,认识企业文化以及加强学校与就业单位联系,让学生更多的更广的了解生产单位以及就业岗位。在十一月份进行了为时一天的北川老县城参观、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参观和北川新县

2、城参观,在这次的实习中主要是为了了解地震灾害的破坏性之大,缅怀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了解在抗震救灾中的大爱无私精神和科学技术对于抗灾的重要性,感受北川人民经历过地震后对于新生活的珍惜。加强我们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同时也教会了我们一些地震中自救与救援别人的小知识。在一方面感受人文知识的同时,一方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把我们所学的地质学基础联系起来,再联系到两次实习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大概对于天然地震有所了解,也有所防范了。这些可能是我们以后的研究方向,我们如何在现有的专业技术水平下,减小地震灾害的伤亡,如何预测地震,如何解释地震

3、。此次实习可以说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知识,更加从各方面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和视野。二、实习单位概况郫县地震台是四川省地震局的一个专业台站,台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新胜镇的走石山,是国家级综合台站。该台现有测震、重力、地磁、地电阻率等观测手段,前兆观测仪器有相对重力仪(GS15改造)、总场连续观测和相对记录组合观测仪、偏角与倾角磁力仪、大地电场仪、ELF仪、地电阻率仪。该台站为国内首个IPV6测震台站,将通过实际观测试验进一步对IPV6地震数据采集器是否符合地震观测需要,基于IPV6协议的地震观测台站组网模式和数据服务模式加以

4、验证,为IPV6技术在地震行业的广泛应用做好前期技术准备成都地震台是四川省地震局的一个专业台站,台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新胜镇的走石山,是国家级综合台站。 现有测震、重力、地磁、地电阻率等观测手段。前兆观测仪器:相对重力仪(GS15改造)、总场连续观测和相对记录组合观测仪、偏角与倾角磁力仪、大地电场仪、ELF仪、地电阻率仪。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44′~104°42′,北纬31°14′~32°14′。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面积2867.83平方公里(国土详细面

5、积2869.18平方公里)。距绵阳市区42公里,距省会成都160公里。县境大地构造为扬子准地台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结合部。以桂溪—曲山—苏保一线(即北川大断裂通过地段)为界;东南面属扬子准地台西北边缘龙门山—大巴山台缘凹陷西部的龙门山褶断带;西北面属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巴颜喀喇冒地槽褶皱带东缘的茂汶—丹巴地北斜(即后龙门山褶皱带)。“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将中国唯一羌族自治县北川的县城夷为平地,遇难人员逾两万,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北川灾后重建受到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五月二十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

6、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重返北川考察时称“一定要再造一个新北川”。北川新县城选址和规划建设一时成为海内外关注焦点。北川新县城位于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处,处于黄土镇与安昌镇之间,距离老县城23公里,北川新县城紧邻安昌河,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越,可建设用地8平方公里左右,新县城所在地取名初定为永昌镇。永昌镇是新北川版图的第29个乡镇,名字取相邻的永安、安昌两镇首尾一字,寓意着北川新县城还有北川和全国一样,永远繁荣昌盛。一、实习进度安排地震台:地电认识、地磁认识、重力、地震以及地震知识专题讲座(各项目为期一天总共四天)北川:北川

7、老城区地震遗址参观、北川地震博物馆参观、北川新城区参观(总共为期一天)四、实习内容4.1地震台实习内容4.1.1测震4.1.1.1地震仪台址的选择台址选择分策略上的因素和技术上的因素,前者包括交通通讯条件,供水供电情况,基建施工是否方便,台站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是否方便等;后者包括宏观选点和微观试验,下面几条即是属技术因素:(1)地质地形:有完整且较大面积露头的基岩,岩性要坚硬致密,不应在风口,滑坡带,断裂带及易发生洪涝灾害及泥石流的地方建台;(2)避开强振动干扰源:远离河流,工厂,铁路等,参考距离在0.3KM至3KM

8、;(3)良好的地动噪音,温度和湿度的季节变化符合规范;(4)良好的避雷环境(雷电的高发区不得建台),和较低的接地电阻。4.1.1.2地震观测的作用(1)为地震预报和地球物理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2)为抗震救灾及时提供地震三要素(O发震时刻、EPC震中经纬度、M震级);(3)监测全球核爆炸。4.1.1.3测震工作流程地震台数字地震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