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古地理西山实习报告

沉积古地理西山实习报告

ID:37717126

大小:141.9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9

沉积古地理西山实习报告_第1页
沉积古地理西山实习报告_第2页
沉积古地理西山实习报告_第3页
沉积古地理西山实习报告_第4页
沉积古地理西山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沉积古地理西山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实习报告2011届地质学(基地班)专业题目:北京西山实习报告班号:10011110学号:1002112103学生:何晓宇评阅教师:周洪瑞2014年4月51前言1.1地质地理概况北京西山是北京西部山地的总称,属太行山脉。北以南口附近的关沟为界,南抵房山区拒马河谷,西至市界,东临北京小平原。面积约3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17%。走向北东,长约90公里,宽约60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级下降,依次有东灵山—黄草梁笔架山;百花山----髫髻山----妙峰山;九龙山----香峪大梁;大洼尖----猫耳山等4列山脉,永定河横切山体,为

2、泥石流多发区。植被多为次生落叶阔叶林及灌丛,局部地区有人工针叶林,1900米以上出现山地草甸。百花山、东灵山、龙门涧等地已划为北京市自然保护区。1.2实习目的此次实习为沉积古地理学的一次课间实习,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观察背景西山中新元古代——寒武纪末的地层,总结该地区的地质发发展史,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沉积古地理学的知识。1.3完成工作量名称单位数量观察点个3观察路线Km5工作时间h42观察点描述实习区地层发育较全,以沉积地层为主,主要发育有新元古界、早古生界、晚古生界及中生界。本次实习主要观察了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及上古生界二叠系。2.1点1

3、地点:军庄南1km铁道旁位置:N39º59'10.39"E116º05'25.84"h127±4m描述:点1主要出露二叠系红庙岭组的地层,以砂岩为主。共分为11个旋回:①底部为红褐色薄层砂岩,顶部为灰黑色粉砂质页岩。②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具有大型及小型波状起伏;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顶部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③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理,说明当时水动力较强;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含砾石英砂岩,顶部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④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顶部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⑤底部

4、具有冲刷面构造;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有一条辉绿玢岩岩脉沿薄弱面插入,风化面为黑灰色,新鲜面为淡绿色,可见长石斑晶,顶5部为灰黑色薄层粉砂质泥岩,向上逐渐尖灭,为原始沉积透镜体,沉积环境为小的局限盆地,陆相。①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发育球形风化及大型板状交错层理,说明当时水动力较强;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有一条辉绿玢岩岩脉沿薄弱面插入,风化面为黄褐色,与上一条岩脉同一期插入,向上粒度变细,顶部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②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顶部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③底部具有

5、冲刷面构造;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顶部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④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顶部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⑤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顶部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⑥灰黄色——红棕色薄层粉砂质泥岩,发育一条正断层,产状为328°∠35°所有旋回具有相似性,都是由砂岩逐渐粒度变细最后过渡为粉砂质泥岩,且下部呈红色上部呈黄色,说明气候变得干旱。通过以上各个旋回的分析,得出这个剖面的沉积环境为辫状河沉积,。曲流河沉积与辫状河沉积的区别:两者均发育二元

6、结构,底部为河道沉积,粗粒砂岩,发育交错层理;上部为河漫滩沉积,细粒或泥质,发育水平层理。曲流河二元结构清晰,两者沉积厚度大致相等,分选磨圆差,远源发育,粒度较细;辫状河二元结构不明显,河漫滩沉积薄或不发育,分选磨圆好,近源发育,粒度较粗。所以最终确定沉积相为辫状河相。2.2点2地点:村头马路旁位置:N39º59'10.39"E116º05'25.84"h127±4m描述:点2主要出露有下马岭组和长龙山组。1、下马岭组实习区出露的下马岭组为一个背斜核部,自下而上依次为:粉砂质页岩,含钙质,具节理,节理面平整,具有一定的能干性。与下层产状平行,出现了铁混杂现象。见有一条

7、辉绿岩岩脉,深绿色,辉绿结构,顺层侵入,有尖灭现象,为浅层侵入岩。细粒砂质页岩,灰色,反映了闭塞还原滞留、低能、泻湖环境。凝灰岩,白色,为火山喷发作用形成,周围沉积火山脱玻化形成,具有等时性,含有锆石,可以用来测年。黄绿色砂质页岩,反应了弱还原状态2、长龙山组实习区内主要出露的长龙山组在下马岭组上部,与下马岭组呈平行不整合,岩性为砂岩,青灰色,发育有羽状及槽状交错层理,反映了高能的水动力条件及氧化的滨海沉积环境,可与下马岭组在沉积环境上有区别。长龙山组在沉积上含有细砂——粉砂——泥质的变化,具有旋回性,反映了水动力变化,向上砂岩逐渐减少,泥岩逐渐增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