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批评入心、憾心

让批评入心、憾心

ID:37720112

大小:25.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让批评入心、憾心_第1页
让批评入心、憾心_第2页
让批评入心、憾心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批评入心、憾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学生为主体,让我们的批评入心、憾心提到批评,许多老师惯用的方式要么是一味地呵斥要么就是满怀温情,前者比较简单直接迅速且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它的后果确是弊大于利;后者学生易于接受,但由于惩罚力度不够,学生听过就忘。那么,我们该如何恰当地教导学生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批评不是主人对仆人的训斥和责备,也不是母亲对孩子的昵喃,而是师生之间思想上的互相沟通。所以,批评时要诚恳,要有善意,也要有力度,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在学生犯了某种错误时,老师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问清原委,然后着手对

2、事件作全面了解。结合犯错误学生的以往表现作出全面分析,对犯错学生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他(她)偶尔犯的错误,也要看其一贯表现;既要看到他犯错误的严重性,也要看到其改正错误的态度和可能性。对犯错的原因更应客观分析,要分析主观原因是什么,客观原因是什么,主客观原因所占比例各有几分,然后对被批评者换位思考,从被批评者的角度来指出错误,及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批评时切不可将一名学生偶然的错误或缺点看成是一贯行为,把一些非品德性错误看成是道德品质问题而小题大做,且动辄要学生深刻

3、检查,或与家长联系,要其接受教训、痛改前非等,否则要如何如何处罚。像这种片面武断、扩大事实、带有威胁性的批评,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就可能产生一些不良作用。要么他们当你耳旁风,表面接受,实际我行我素甚至有意逆反;要么就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自卑懦弱,无自主意识,无上进心。只有做到合法合情,让学生易于接受,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批评的功能,使之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又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一、找准切入口,注意“火候”1.切入口找准了,犹如庖丁解牛教师批评学生时,即使自己说得非常正确,也常会遭到学生的顶撞与对抗,很多

4、教师对此难以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学生犯了错误,他的防范心理特别强,就像一座防范坚固的堡垒,教师如果不好好地寻找突破这个堡垒的薄弱点,学生当然听不进你的正确批评。3批评学生时,效果如何,其往往不只由教师讲得正确与否决定,很大程度上还在于教师是否找准了“切入口”,切入口找准了,犹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毫不费力。那么,切入口应选在哪里呢?我认为:应选在学生最容易明白自己错了的那一点上!这一点不在学生的过错的大小上,而在学生能不能立即明白自己错了。只有让学生自己明白了自己的错处,他才能

5、减少戒心,消除抵触情绪,静下心来听你的话,静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时老师才能循序渐进,做下面的工作,才能不断扩大战果,达到预期的效果。要不然,你拿着批评这把“利箭”,横冲直撞,乱劈乱砍,不是砍在学生的牛角尖上,使他与你产生对立,就是砍在牛尾上,不得要领。批评只有抓住学生最不能占理的“薄弱点”进行突破,然后乘胜追击,才能让学生欣然接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火候掌握了,水到渠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过:“人类在不损及自己尊严的情形下,都愿意改过从善,但是有人当众指责他的行为不对时,为了维护面子,他会

6、将错就错,不愿回头。”因此,要取得批评的最佳效果必须讲究“火候”,即选择批评的最佳时机和场合。一般来说任何人在被批评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只要有其他人在场,即使老师的态度诚恳、批评的方式再温和也会让学生感到伤面子。因此,批评,尤其是较为严厉的批评,应选择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时候进行。同时,批评要及时,时间不能拖得太久,要充分利用“近因效应”,对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问题应迅速作出反应,批评时点到为止,只要让其明白错误的性质和危害就罢手,不宜过于尖锐刻薄、穷追猛打。如学生在课堂开小差,做一些不

7、该做的事情,教师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之类的含蓄暗示就足够让学生心领神会,并心存感激。一、四两拔千斤,拿捏有度1.“但是”换“如果”,效果不一般有句俗语:“会说使人笑,不会说让人跳”,计的就是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一些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也先用了赞扬的原则,但他们在赞扬之后却来了一个明显的转折-----“但是”,有的学生一听“但是”两字就反感,认为老师前边讲的表扬是言不由衷,是批评的前奏。其结果,不但批评不会收效,使前边的表扬也被学生理解为虚情假意了。3如果不用“但是”这一转折词,而用“如果”这一假设

8、词,效果就可能不同。例如:教育一位只顾学习、自私自利的学生,老师对他说:“你的学习成绩很不错,如果你能多团结同学,多关心班集体,相信你会更受同学欢迎。”这样的间接提醒,比“但是”后面直接批评的效果更好,学生也乐于接受。1.批评如配药,需少而精批评学生不能学“婆婆嘴”,整天唠唠叨叨,今天批评,明天批评,大事批评,小事批评。应注意批评的频率,不搞连续批评。除特殊情况外,在一周内不重复批评同一名学生。如果事无巨细无时不在地强制性“感染”、熏陶、训斥是很难奏效的,会使学生形成“抗药性”,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