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绘制基础与简单图形的绘制

三维绘制基础与简单图形的绘制

ID:37723433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三维绘制基础与简单图形的绘制_第1页
三维绘制基础与简单图形的绘制_第2页
三维绘制基础与简单图形的绘制_第3页
三维绘制基础与简单图形的绘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维绘制基础与简单图形的绘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维绘制基础与简单图形的绘制在工程设计和绘图过程中,三维图形应用越来越广泛.AutoCAD在工程设计和绘图过程中,三维图形应用越来越广泛.AutoCAD可以利用3可以利用3种方式来创建三维图形,即线架模型方式,曲面模型方式和实体模型方式.线架模型方式为一种轮廓模型,它由三维的直线和曲线组成,没有面和体的特征.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了解视图观测点的设立方法.并掌握坐标系以及简单图形的绘制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视图观测点的设立方法掌握坐标系简单图形的绘制方法本章知识点建立用户坐标系设立视图观测点动态观察使用相机漫游与飞行观察三维图形绘制三维点绘制三维直线和样

2、条曲线绘制三维多段线绘制螺旋线建立用户坐标系在三维坐标系下,同样可以使用直角坐标或极坐标方法来定义点.此外,在绘制三维图形时,还可使用柱坐标和球坐标来定义点.柱坐标系:使用XY平面的角和沿Z柱坐标系:使用XY平面的角和沿Z轴的距离来表示,其格式如下.XY平面距离

3、夹角3个参数,其格式如下.XYZ距离

4、设置视点,使用"视点预置"对话框设置视使用"视点预置"点选择"视图"

5、"三维视图"

6、"视点预置"命令(DDVPOINT),打开"视点预选择"视图"

7、"三维视图"

8、"视点预置"命令(DDVPOINT),打开"视点预置"对话框,为当前视口设置视点.对话框中的左图用于设置原点和视点之间的连线在XY平面的投影与X对话框中的左图用于设置原点和视点之间的连线在XY平面的投影与X轴正向的夹角;右面的半圆形图用于设置该连线与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在图上直接拾取即可.也可以在"X轴","XY平面"两个文本框内输入相应的角度.接拾取即可.也可以在"X轴","XY平面"两个文本框内输入

9、相应的角度.单击"设置为平面视图"按钮,可以将坐标系设置为平面视图.默认情况下,观察角度是相对于WCS坐标系的.选择"相对于UCS"单选按钮,可相况下,观察角度是相对于WCS坐标系的.选择"相对于UCS"单选按钮,可相对于UCS坐标系定义角度.对于UCS坐标系定义角度.使用罗盘确定视点选择"视图"

10、"三维视图"

11、"视点"命令(VPOINT),可以为当前视口设置选择"视图"

12、"三维视图"

13、"视点"命令(VPOINT),可以为当前视口设置视点.该视点均是相对于WCS坐标系的.这时可通过屏幕上显示的罗盘定义视点.该视点均是相对于WCS坐标系的.这时可通过屏幕上显示的

14、罗盘定义视点.三轴架的3个轴分别代表X轴,Y轴和Z三轴架的3个轴分别代表X轴,Y轴和Z轴的正方向.当光标在坐标球范围内移动的时候,三维坐标系通过绕Z轴旋转可调整X内移动的时候,三维坐标系通过绕Z轴旋转可调整X,Y轴的方向.坐标球中心及两个同心圆可定义视点和目标点连线与X及两个同心圆可定义视点和目标点连线与X,Y,Z平面的角度.使用"三维视图"菜单设置视点使用"三维视图"选择"视图"

15、"三维视图"子菜单中的"俯视","仰视","左视",选择"视图"

16、"三维视图"子菜单中的"俯视","仰视","左视","右视","主视","后视","西南等轴测","东南等轴测",

17、"东北等轴测"和"西北等轴测"命令,从多个方向来观察图形.动态观察在AutoCAD2007中,选择"视图"

18、"动态观察"命令中的子命令,可以2007中,选择"视图"

19、"动态观察"命令中的子命令,可以动态观察视图.使用相机在AutoCAD2007中,相机是新引入的一个对象,用户可以在模型空间放2007中,相机是新引入的一个对象,用户可以在模型空间放置一台或多台相机来定义3D透视图.置一台或多台相机来定义3D透视图.创建相机相机预览运动路径动画创建相机选择"视图"

20、"创建相机"命令,可以在视图中创建相机,当指定了相机选择"视图"

21、"创建相机"命令,可以在视图中创建

22、相机,当指定了相机位置和目标位置后,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