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ID:37725877

大小:6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_第1页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_第2页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_第3页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_第4页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每小题2分,共40分)1、“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这里所讲的是A、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C、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D、抽象与具体的关系问题。2、“万物皆备于我”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A、它的物质性。B、它的运动性。C、它的存在性。D、它的多样性。4、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C、阶级斗争。

2、D、天才人物的出现。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是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B、发展的观点与不变观点的对立。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观点的对立。6、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特殊性。第8页7、“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这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A、可知论。B、唯物论的反映论。C、辩证法。D、唯心论的感觉论。8、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A、劳动发展史。B、阶级斗争史。C、思想发展史。D、国家发展史。9、关于人的

3、价值的正确观点是A、人的价值就在于人本身,人生来都有平等的价值。B、人的价值就在于人的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C、人的价值就在于采取必要手段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D、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为社会做出贡献。10、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A、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B、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1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地理环境。B、社会存在。C、生产方式。D、人口因素。12、人和物的要素从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关键是A

4、、生产管理的科学化。B、正确调整分配关系及消费关系。C、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D、把科学技术物化在机器、工具等生产资料中。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B、交换关系。C、产品分配关系及消费关系。第8页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14、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A、人力、风力、畜力等之和。B、各种力量之和。C、各种知识之和。D、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15、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A、劳动者。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生产管理。16、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础形式。B、它是人们在生

5、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D、它的实体就是客观自然界。17、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A、信息传递系统。B、生产工具系统。C、控制系统。D、能源系统。18、生产资料包括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商品和产品。19、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A、一定历史阶段上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第8页20、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

6、A、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B、产品的分配形式。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三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正确答案的代码涂黑。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3分,共30分)21、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A、客观性。B、普遍性。C、多样性。D、具体性。E、条件性。22、唯物辩证法是A、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B、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C、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的内在联系所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E、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3、辩

7、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在A、是否承认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B、是否承认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源泉。E、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24、普遍联系的观点在方法论上的意义是A、要求用整体性的观点来观察事物,部分不能脱离整体。B、认识个别部分不必要把它从整体中分离出来。C、科学研究应揭示事物现象间固有的联系。D、建立新学科需要把对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切断。第8页A、真正认识事物要把握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25、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A、事物的本质联系。B、事物的必然联系。C、事物的稳定联系。D、事物运动

8、、变化、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