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船》教学看初中现代诗歌教学

从《纸船》教学看初中现代诗歌教学

ID:37727131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9

从《纸船》教学看初中现代诗歌教学_第1页
从《纸船》教学看初中现代诗歌教学_第2页
从《纸船》教学看初中现代诗歌教学_第3页
从《纸船》教学看初中现代诗歌教学_第4页
从《纸船》教学看初中现代诗歌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纸船》教学看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现代诗歌教学应回归诗性的阅读——从《纸船》教学看初中现代诗歌教学 摘要:目前,初中现代诗歌的教学处于尴尬的状态。用开放的心态,回归诗性的阅读,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着手,分别从“情”、“读”、“品”、“悟”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只有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诗的意境,最大限度地激活其发散性、联想性、创造性思维,使其与作品和诗人产生心灵的“交流”与“碰撞”,达到“诗教”的目的。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回归诗性的阅读诗歌,曾经是中国文学的主宰,发展到了今天,这个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的文学样式,却有太

2、多的人认为它的地位很尴尬。对于中学生来说,大部分都有强烈的阅读欲望,但是,他们又普遍对现代诗歌的解读感到迷茫:“读不懂!”我们阅读一般文章的标准,总是要求文从字顺,主题鲜明,思想突出,一目了然,更多地遵循着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理性规律。能够准确地得到这些信息了,我们就说读懂了。但是,这些要求在现代诗歌中几乎都是无效的。因此,“读不懂”、“讲不好”的问题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也成了很多教师颇感棘手的教学难题。在当前倡导“大语文”、“人文语文”的教学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的诗歌教学模式,思考并尝试一些新的行之有效的诗歌教学方法,

3、建构诗歌教学的有效高质课堂,是每位初中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诗歌是非常独特的文学体裁,它最富有情感性、想像性、象征性,它是一个超现实的艺术空间。诗歌的阅读,应该放弃纯粹理性、纯粹思想性的解读,用开放的心态,回到诗性阅读的立场上来。所谓回归诗性的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的情感情绪性、想像性、象征性、超现实性。面向诗歌意象本身和语言本体,暂时放弃思想预设和解释企图,在对语言和意象的专注探触与重新体验中,融入生命感觉与灵魂,就会触及诗歌内在的血肉,得出思想或者引发你的生命情感、情绪,甚至莫名的感动。所以,笔者认为

4、,打开所有的生命感官,用体会的方式回归诗性的阅读,可以尝试。下面就以《纸船》的课堂教学为例,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回归诗性的阅读。在“情”中体会,回归诗性的阅读。“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诗的生命是感情,是激情,没有情就没有诗。”许多精美的现代诗歌都具有它独特的情感美,情感美激荡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冰心的《纸船》首先就美在它丰富的人文内涵即浓郁真挚的情感美上。王君老师曾把《纸船》的教学实录命名为《情到深处自然鸣》,可见,这首小诗曾经打动了多少人的心灵,激起了他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在“情”的体会中,让学生走进思念,

5、走进美好的情感,使整个课堂被真情萦绕。唤醒沉睡的情感体验,这是回归诗性阅读的前提。《纸船》教学中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前播放《儿行千里母担忧》。)师:同学们,曾经听过唱过这首歌吗?生(众):听过。5师(深情地):是啊,一首歌曾让多少赤子泪流满面。1923年,有一位年轻的女孩,在她大学毕业以后,荣幸地获得了美国威尔斯利大学的奖学金。为了完成学业,她离开了心爱的家乡,远离了疼爱她的母亲,独自背上行囊登上了远赴大洋彼岸的邮轮。邮轮渐行渐远,对母亲的思念却愈来愈烈,她拿什么来解除心中的思念之苦?面对冰冷的船舱、

6、苍茫的浪涛,排遣思乡之情,纸船便成了她的最佳选择。在为母亲折叠的那一只只纸船里,寄托了女孩对母亲所有的思念。她还为她的母亲写下了首饱含浓浓真情的小诗,想知道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吗?好,那先听老师读给你们听听,听完后请告诉我从诗文里你感受到了些什么?(舒缓的音乐在教室里轻轻流动,学生凝神静听,老师深情地朗诵轻叩着学生的心扉。读完,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师:非常感谢同学们的掌声。能告诉我你们听完诗歌后的感受吗?生1:从诗文里我感受到了诗人对母亲那份深深的思念。生2:我也有同感。生3:诗人想母亲想得都流泪了。生4:老师,我们还被你的朗

7、诵吸引了,读得真好。貌似寻常的新课导入,却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发了学生体会游子对母亲那种强烈的思念之情,拨动学生感情上的心弦,激发了学生与诗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有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情感铺垫,再加上教师本人深情的朗诵使学生一上课就受到这种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与诗歌内容相一致的情境,方能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整堂课下来,学生们始终被一种浓浓的母子深情感染着,情到深处,有的学生甚至情不禁地潸然泪下,这是真情的流露,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也

8、折射出语文课的独特魅力。体会诗中的“情”,就是把握了诗歌的魂。回归诗性的阅读,情感的泛滥是前提。在“读”中体会,回归诗性的阅读。钱理群教授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事实上,基于诗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