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大小比较反思

分数的大小比较反思

ID:37729778

大小:7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9

分数的大小比较反思_第1页
分数的大小比较反思_第2页
分数的大小比较反思_第3页
分数的大小比较反思_第4页
分数的大小比较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数的大小比较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上海市松江区九亭中学杨林林一、案例实施背景本节课是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笔者在九亭中学预初(6)班讲授的一节新课。九亭中学隶属上海市农村学校,班级学生有一半是外省市的学生,数学素养不高,学生不愿意主动思考,并且参差不齐,班级男生人数较多,平时上课课堂较为活跃,课堂纪律不是很好。上课所用教材为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本节课是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第二章第三节的一个内容——分数的大小比较,它是在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一个应用,是第一章最小公倍数的一个应用,也为后面学习分

2、数的加减法的一个铺垫,是初中数学运算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倡导回归生活,培养学生数学思想,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本节课以“生活数学”、“引导思考”、“实践应用”的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亲身经历的基本素材作为课堂导入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从先前知识类比推导中获得新知,促进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最后总结方法要点,积极表达,运用方法进行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三、案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理解通分的意义,能利用通分比较异

3、分母分数的大小,能利用数轴比较分数的大小。过程与方法要求:通过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异分母分数向同分母分数的转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通过数轴,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四、案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首先给出两个图形,让学生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并说出你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学:思考讨论,回答,是因为分母相同,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师:很好,你还有其他直观的比较方法吗?学:数轴,越往右,分数越大(学生在前面已经接触过数轴,知道如何在数轴上找点)。师:类似的,观察给出两个图形,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说出你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4、?学:利用同分子分数,分子越大,分数越小。板书同分子分母的大小比较方法师:大家已经掌握同分子或同分母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了,请大家思考下面的问题:一根直径为厘米的电缆线是否可以穿进直径为厘米的管道?学生明白是比较和的大小,但他们既不是同分子也不是同分母,该如何比较这种异分母的分数的大小呢?引出本节课题。(二)新课探究学生小组讨论:用你目前所学的知识,思考该如何比较和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说出优缺点?小组汇报讨论成果:1、化成小数去比较大小,当两个分数比较接近的时候的比较繁琐;2、取两段长为1的线段,分别找到和,分别剩下和,然后

5、利用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不知道有什么缺点。3、两个分数的分母分别乘以8和6,变成同分母的分数;4、4组同学与1组相同对于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对于第二组的问题我们举出一个和的例子,看能否用第二个方法;对3组同学的回答引导他们他们用最小公倍数24,给出通分的定义,并给出练习让学生判断。强调最小公倍数,否则计算很麻烦,而且容易出错。下面我们实战演练一下,给出例题,并在黑板上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三)应用方法,巩固练习练习1:将下列每组中的分数通分,并比较大小(1)和(2)和练习2:把、和通分,并比较大小。练习总结:找到两个分

6、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给大家分享一下。学习了通分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五)布置作业略五、教学反思初中数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学中要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一方面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角色尽量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认真聆听学生在活动与讨论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并进行适当的总结反馈;另一方面,本堂课力求以学生课堂主体,在学的方面,通过类比的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研究者”的身份去探究数学知识,力求真正实现学生的个体化

7、学习。不过作为新教师,除了教学设计中一些缺陷外,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的不足之处。对于3组的回答,我们再写一个分数和,让学生做,有学生会用最小公倍数630,有学生却是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630,第二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90,再去比较,把两种方法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说该用哪个,为什么老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非常棒,为他们鼓掌。第一个方法呢,如果两个分数大小接近的很,要除好长时间才能比较出来,第二个方法呢,不太好操作,如果剩下的两个分数即不是同分母又不是同分子,就不好比较了(同学们点头,又很疑惑),那你还有

8、没有其他更好的比较方法呢?首先,该堂课我的设计思想是以最大公约数的推导思想来类推出最小公倍数,让学生有一个比较的过程,但由于在教学目标中没有做出细致具体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教学环节的中引导学生不够充分,以至于在说到比较的时候有些牵强,学生参与性不高,特别是一些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不能很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